二千年政府豪花七億公帑津貼業界換石油氣的士,十一年過後黑煙不見,但不代表污染物消失。本港現時近七成石油氣的士為超過十年的「老爺的」,更有約八成石油氣的士催化器已損壞,排出的廢氣較柴油車還多。本報委託專家測試更發現,一個使用六年的催化器較一個使用一年的催化器,排出的一氧化碳多近四百倍,碳氫化合物更超標逾三成。學者及環保團體直斥,本港車輛廢氣排放標準寬鬆,制度過時,加上缺乏長遠計劃,令減排良策變成排污惡策。
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早前完成的一份研究,分析本港不同車輛排放廢氣的數據,發現石油氣車比汽油車和柴油車排放更多一氧化碳和碳氫化合物,引擎損耗速度快。新「落地」的石油氣的士和小巴,在短短兩年後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比「落地」時高二至五倍,顯示的士和小巴長時間運行加劇零件和催化器老化,令排放的污染物急速上升。根據環保署資料,的士催化器的壽命約十八個月。
「嘩!真係差好遠。」本報委託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為兩部的士進行測試,其中一部在○一年出廠,六年前更換催化器;一部於○二年出廠,去年更換催化器的士進行測試,對比新舊催化器的減排情況。結果在怠速(只開引擎不踩油門)測試下,舊催化器排放的一氧化碳達三千一百ppm,碳氫化合物亦高達四百零七ppm;裝有新催化器的士則排放八ppm的一氧化碳和五ppm的碳氫化合物,兩者相差分別達三百九十倍和八十倍。
根據運輸署標準,的士續牌時需要通過廢氣測試,但有學者質疑標準寬鬆和方法不準。按規定石油氣車排放的一氧化碳不能高於百分之一(相等於一萬ppm),碳氫化合物則不能高於三百ppm,以本報測試六年沒有換催化器的士為例,其排放的碳氫化合物超出標準逾三成,而一氧化碳仍符合標準。
香港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教授梁耀彰直指:「政府標準話唔可以超過百分之一嘅一氧化碳,其實百分之一已經好多,可以毒死人!」他指新車出廠時,排出的一氧化碳僅一百至二百ppm,故此本報測試的結果顯示的士機件老化嚴重,批評當局訂下的一氧化碳標準過於寬鬆。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副教授熊永達亦指,現行標準似以安全而非環保角度出發,測試應加入量度氮氧化物的排放,並在底盤式功率機輔助下,讓車輛機件在運行時進行測試,準確檢測車輛排放。
目前全港約有一萬八千多部石油氣的士,當中七成五為○○至○二年出廠,環保署更指當中約八成的催化器已損壞。雖然政府數年前引入新四座位的士,但問題多多,令業界卻步。「新車引擎易壞,管頭好易裂,一年都要花成一萬蚊更換,氣缸有事要入原廠整,幾日冇工開!」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副主任勞士正指業界都不敢換新車,業界曾向政府反映,但未獲理會。
綠色力量總幹事文志森直言對環保署政策失望,當初為改善路邊空氣質素而要求業界換石油氣的士,惟當局沒有做好維修保養的制度,令污染物不減反加。他指的士業界實行兩更制二十四小時操作,機件損壞速度快,維修成本貴,政府應提供資助維修,並引進不同車種供業界選擇,長遠應引入電動的士,實行「零排放」。
環保署發言人表示,會開始籌備把先進廢氣測試納入車輛年檢,並正就引入遙測儀器監管車輛廢氣的措施諮詢業界。運輸署則指,部分四座位的士在港使用初期出現石油氣泵損壞,但問題已獲廠方改善。
圖 /文:鍾健怡、崔祖佑、葉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