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跳至主目錄​

探射燈:環團斥保護海洋措施不足

昔日維港以水深港闊見稱,但隨着經濟發展,維港漸被收窄,而水質亦逐漸變差,魚獲減少。有見及此,政府早年已着手推出不同措施,挽救垂危的海洋,成效漸見。不過,有環保團體批評政府的保護海洋措施仍然不足,需從海洋生態着手,改善濕地環境。

內地農業部漁政漁港監督管理局在九九年實施南海休漁期,規定漁民在每年六至八月期間,不可如以往在南海水域範圍捕魚,目的是想避免魚類過度捕撈;另外,在一九九六年亦頒布了《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規例》,保護本港四個海岸公園及一個海岸保護區,避免海洋生物因海水污染及破壞性捕魚等活動而遭受威脅,並在公園範圍放置人工魚礁,孕育魚類生長。

倡向澳洲印尼借鏡

綠色力量總幹事文志森表示,保護海洋大致可為分被動及主動性,被動性主要是防止破壞,如捕魚及炸魚,但一般需較長的時間復原;主動性則是盡量避免人類活動,減少對海洋騷擾,如設立保護區,放置魚苗或人工魚礁等。

文續指,最為有效改善海洋環境,是放置珊瑚礁及改善濕地,但政府在這兩方面仍未做得足夠,相反澳洲及印尼則做得非常完善,值得借鏡。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電 郵: news@opg.com.hk網上爆料
傳 真: (852) 3600 8800手機網站: m.on.cc
SMS: (852) 6500 6500MMS: ireport@on.cc
本網站已採納無障礙網頁設計。如閣下對此網站在使用上有任何查詢或意見,請以下列方式聯絡我們。 電郵 : enquiry@on.cc
東方日報香港人的報紙 必然首選 連續49年銷量第一
感謝您瀏覽東網。請按入詳細閱讀本網站所載之使用條款及細則私隱政策聲明,並須確定您同意接受有關條款及聲明的約束才可繼續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