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心臟專科醫生何鴻光醫生指出,年齡超過四十歲市民其實應該避免做競技性運動,因為即使沒有接受過心臟病通波仔手術,也可能有隱性心臟病不自知,而競技性運動的運動量相當大,雙方為了爭勝會拚盡全力。他說:「總之鬥就唔好,隨時打到死。」
若心臟病人要參加這類運動應該考慮一些「安全」措施,例如打雙打,減少體力消耗,不要太飽、太熱、太冷,場地空氣要流通,及有急救措施例如心臟除顫器,以及曾有急救訓練職員,令病人在黃金五分鐘內適當救治。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認為,心臟病人進行的運動是否過激,應視乎其個人身體狀況,包括其通波仔手術是否成功、手術後心臟功能是否理想。他解釋,病人通波仔後四至八周進行,會接受運動心電圖的檢查,透過監測病人做運動的情況,評估其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