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半腎病患者死於心臟病

小便赤痛及頻密、尿液呈茶色及帶有泡沫等,可能是慢性腎病徵狀,長遠可演變成腎衰竭。腎科專科醫生指出,超過一半腎病病人死亡個案其實是死於心臟病及心血管疾病,因腎病患者普遍有糖尿病及膽固醇過高等高危因素。

美國最新研究調查了近萬名同時有慢性腎病及冠心病的患者,發現若他們再有肥胖或代謝綜合症問題,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逾一成。醫生建議,慢性腎病患者考慮服用降膽固醇藥物,並做適量運動及戒除煙酒,以減低併發心臟病的風險。

腎病是本港第七號殺手

腎科專科醫生譚國權表示,本港每十人有一人患慢性腎病,即腎功能出現缺損,長遠有機會演變成腎衰竭,需長期洗腎甚至換腎,本港每年約有一千宗腎衰竭新症。慢性腎病主要成因包括糖尿病及高血壓,另外腎小球腎炎、多囊腎、重複尿道感染等亦可導致該症,初期徵狀不明顯,或會有小便困難、小便帶血或帶泡、足踝或眼皮浮腫等。

腎病是本港第七號疾病殺手,每年奪去約一千四百多人性命。但據統計,約四成六末期腎衰竭患者其實死於心臟病,約百分之八死於其他心血管問題。譚國權解釋,大部分慢性腎病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膽固醇等心臟病風險因素,約兩至三成慢性腎病患者同時患冠心病,末期腎衰竭患者同時出現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常人的三倍半。

醫學界初步相信,慢性腎病增加血管出現粥樣硬化機會,長遠令心血管阻塞及心臟缺血;心臟問題亦反過來影響腎臟供血,令腎功能受損。

肥胖或代謝綜合症高危

美國心臟專科學院科學會議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調查了近萬名冠心病患者,結果發現,同患慢性腎病及冠心病人士,若額外再有肥胖或代謝綜合症,五年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近一成三及一成二。研究又發現,若此類患者服用低劑量他汀類降膽固醇藥物,心血管病風險可減低百分之八至一成,服用高劑量更可將風險降低一成三至一成半。

譚國權指,他汀類藥物不會與腎病患者本身服用的藥物「相沖」,沒有嚴重副作用,少數患者服後會頭痛、消化不良、作嘔及腹瀉等。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