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民調:兩岸經貿融合 港盡失優勢

香港競爭力大不如前,不但多次被指落後於新加坡,更要面對內地與台灣加強經貿關係,落實《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威脅。「東方報業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兩岸加強融合,令香港中介角色被淡化及被邊緣化,更形容香港現時處境是腹背受敵,形勢愈來愈嚴峻,他們又歸咎,香港競爭力被削弱是政府目光短淺、治港無方所致。

內地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近日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這是繼兩岸大三通後,兩岸經貿關係融合的另一重要標誌。ECFA涵蓋十二項合作範疇,雙方將逐步消除貿易壁壘,在未來兩年內撤銷兩岸合共約八百項貨品的關稅,涉及農產、化工、電子等範疇;內地同時將對台開放包括金融、醫療、會計等十一項服務產業,並允許台資在海南、福建及廣東等地開設醫院,可見ECFA猶如為兩岸經貿融合開動快車,其優惠比香港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有過之而無不及,令香港無優勢可言,香港作為兩岸中介角色的時代亦一去不復返。

落後新加坡 須重新定位

事實上,香港近年的競爭力亦逐漸被削弱,無論是營商環境、生活質素、政府行政效率以至城市競爭力等各項國際指標,香港排名均落後於新加坡,香港未來的發展正面對嚴峻威脅及挑戰。

「東方報業民意調查」於上星期四至六以街頭問卷及電話形式,成功訪問二百七十六名十八歲或以上市民,結果顯示,對於兩岸簽署ECFA,消除貿易障礙加強融合,四成受訪者認為,香港中介角色會被淡化;兩成六指會加劇香港邊緣化;一成七則稱香港優勢會受損,影響經貿。

○八年兩岸大三通實施後,訪港台灣旅客及港台貿易總額均下跌。對於兩岸再加強融合,三成八受訪者稱香港形勢會愈來愈嚴峻;兩成六指香港旅遊及金融中心地位會受損;一成六擔心,兩岸加強融合會令香港大受打擊。

對於香港與內地簽署的CEPA已推出七年,但香港仍未能因此佔優,三成一歸咎港府無把握先機,令成效不彰;另有三成一不滿港府無交代及跟進內容,如不了了之;一成九直斥港府無大力推動,被台灣趕上。

近期有不少國際報告亦指出,香港競爭力遜於新加坡,三成九受訪者認為,香港須重新定位加強競爭力;三成感到香港與新加坡距離愈拉愈遠;兩成四則指港競爭力已長期落後於人。

香港競爭力大不如前,三成六受訪者認為,主要原因是政府管治差勁,令到政策難推行;三成指是當局太着重金融業,忽略其他經濟發展所致;兩成九認為是政治爭拗影響香港發展。調查亦顯示,三成三受訪者形容香港現時的處境是四面楚歌,腹背受敵;兩成八指香港地位逐漸褪色,地位被取代;兩成七感到香港發展停滯不前。

中介角色消失 漠視危機

香港競爭力被削弱及被邊緣化,大部分受訪者則歸咎於港府的施政表現,四成二受訪者批評政府目光短淺,治港無方;兩成七斥政府過分樂觀,漠視危機;一成六稱港府無能,難辭其咎。

綜觀整體情況,大部分受訪者擔心兩岸進一步融合後,對香港造成更嚴峻衝擊,又認為隨着兩岸大三通及簽署ECFA後,香港在兩岸中的中介人角色會消失,面對失去優勢及新加坡的威脅,香港須重新定位加強競爭力,否則香港形勢將愈來愈嚴峻。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