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對大陸各地市民有很大的吸引力,現在科技發達、資訊流通,許多新發明不會留待世博時才公諸於世。例如電動車的展覽和介紹,其實已是面世的產品,對於香港人,這些產品都已耳熟能詳。
各個展館因應這個現實的問題,展出的重點都不只是在產品本身,而是着重展示其風格和手法。例如中國館的電子版《清明上河圖》,以啤酒瓶來堆砌一幅圖像顯示屏,其實都是手法和表達的創新,而不是前所未見的高科技。意大利館就是其中的表表者,充分利用場館的空間,把一些平平無奇的東西,讓參觀者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他們把一隊管弦樂團的樂器垂直擺放在一道牆壁上,在有限空間裏,讓各個角落的參觀者都可以一目了然,作為世界創意大國,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所以參觀世博,必須事前做足工夫,例如從網絡上以及參觀過世博的人士那裏吸取經驗,因為一些展館太過着重以短片介紹,除非是3D的高水準製作,否則在電腦或電視上觀看,並無分別,實在不必花上幾個小時去輪候進場,看一段十分八分鐘的卡通片或紀錄片,大可以安坐家中,享受冷氣小食,慢慢細心觀賞。
如果真的不想排長隊,在世博園內觀看那些展館的建築和設計,感受一下現場的熱烈氣氛,也是賞心樂事;或者在各個場館周圍走動,也可以感受到主辦團體和工作人員的熱情和興奮。場館的工作人員大多是大學生,不拿工資,義務參與工作,憑藉的就是那份主人家的熱誠。跟其中一位志願者閒聊時,她那一句「這是我們的世博」,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