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明鏡:民主、選舉和金錢

民主、選舉和金錢三者的關係如何?是推動香港民主不可迴避的問題。簡單的說,搞清了這個問題,香港立法會功能組別存廢的問題就不是問題。

香港的「一國兩制」本來是要垂範台灣,台灣是否受這個垂範姑且勿論,倒是台灣的民主可為香港提供經驗教訓。在台灣,民主等於選舉,這個「核心價值」比香港還要強烈。至於選舉是否等於金錢,則人人都有兩種態度,一個是表面的,一個是內心的,但是怎麼都不能否認選舉是花錢的玩意。

台灣監察院近日公布了去年三合一選舉「政治獻金會計報告書」,其中在收支結算表,提供了一千多個縣市長、縣市議員及鄉鎮市長選舉參選人的資料。明眼人知道,這一千多個人實際所費要比上報的多得多,而且是多得嚇人。但是,就算以這個官方數字看,也還是可以嚇倒香港人。

根據報告,去年底縣市長選舉,藍綠政黨捐給黨籍候選人的政治獻金,國民黨以總額二點七億元(台幣‧下同),遙遙領先民進黨的一千四百萬元,黨庫實力差距近二十倍。不過,從得票率看,民進黨有約百分之四十五,國民黨只是百分之四十七,也就是說民進黨的選票成本低很多,國民黨到底是贏在民意還是贏在金錢,則可以思考。

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之子吳志揚贏了桃園縣長競選,所報總支出高達近九千萬元,雖然他從黨中央拿到三千八百萬元的補助款,但還是虧很多。虧了怎麼補?

香港對選舉經費控制嚴格,但真正普選時一定會突破,有錢人不必怕功能組別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