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甘銘添報道】市民用水時多時少,水務署每日要開關水泵調節供水量,但應該幾時開幾時關?原來有數得計。水務署正進行研究,引入著名的數學運算方法「遺傳基因演算法」,利用電腦計算出最佳供水模式,適當調節水泵開關時間及供水路線,節省電力,根據歐洲經驗,可慳電半成至一成,可望為本港節省電費多達二千萬至四千萬元。
水務署助理署長吳孟冬接受訪問時稱,抽水站每日將食水由濾水廠泵往位於高地的配水庫,利用水向低處流,將食水經水管網絡供應給用戶。抽水站又需確保配水庫經常儲存足夠的食水,太多會瀉,太少不夠用;由於每日不同時間的用水需求也不同,故要透過抽水站內多台不同效能的水泵開關來調節供水。
他表示,現時抽水站工作人員靠經驗來操作水泵開關,水務署正研究利用「遺傳基因演算法」計算出最理想的供水模式,達致省電目的。他舉例說:「抽水站有幾台泵,幾時開邊幾台?幾時關?但水泵又不能成日又開又關,否則會好易壞,於是乎便有好多種不同組合,應付供水需求。」
水務署工程師林盛添解釋,「遺傳基因演算法」是七十年代已有的數學運算方法,近十年應用於供水模式,概念來自達爾文的進化論,電腦會反覆運算出不同的供水模式,一代比一代好,從而得出最理想的方法。
他指,根據歐洲經驗,應用「遺傳基因演算法」的供水系統可慳半成至一成的電力,以香港來說,即能節省二千萬至四千萬元電費。
水務署邀請英國艾賽司特大學兩位教授來港,選取了十個抽水站作為試點,並且以「遺傳基因演算法」研究有否改善的空間,研究大約需時一至兩年,其中一個試點為西貢北港濾水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