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病人,到中醫診所看病,醫師就先問了他幾個問題,結果病人就對醫師失了信心。一問之下,原來有不少病人,都錯將醫師當成相士了。以為醫師可以不待病人開口,就能一矢中的,直中要害,並將疾病的始末娓娓道來。其實不然。
問問題,原來是中醫診症中重要的一環,亦即是中醫四診中的問診。醫師對病人或陪診者進行有目的的詢問,獲得的資料,如患者的自覺症狀、既往病史、生活習慣等,往往都是醫師分析病情、判斷病位的可靠依據。
再者,對現代都市人而言,情緒病是十分常見的。因此,掌握病人的思想動態,從而給病人一種溫暖親切、細心周到的感覺,令病人願意主動陳述病情,就成了問診重要的功用。而問診,要做到「問者不覺煩,病者不覺厭」,方可「詳其本末,而治無誤」。然而,這卻相當考驗醫師的功力。
不過,從病人進門一刻,醫師親切的笑容;到病人離開,問醫師平日可煲甚麼的湯水保健。此中流露着的是病人與醫師之間一種微妙的關係。而這種關係,是病人和相士絕對沒有的。
在此附上中醫《十問歌》一首,大家不妨在空閒時問問自己,問問家人,順便促進彼此間感情: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痲疹全占驗。
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中醫推廣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