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不約而同

上周六,約三百位平日在觀塘的音樂室和錄音室打躉的年輕文化人帶同樂器,從中央圖書館遊行至位於太古坊的藝術發展局,與局方見面。他們本來互不相識,只是觀塘不同工業大廈的個別租客,但在發展局推出「活化工廈」政策後,他們都面對業主加租或終止租約的處境。

他們說,最近觀塘街頭有點誇張,到處都是地產經紀,不少人得悉工廈活化可能是炒樓的新市場,於是踴躍「落釘」,已有工廈在大門前貼上通告,說這裏將來會是新酒店。這「新氣象」是新政策帶來的新憧憬,但可苦了音樂人,本來工廈業主樂意把單位租給年輕人,但有了新商機,已有音樂場地被業主收回。

無獨有偶,北京的藝術家也要走上街頭。○七年成立的北京008國際藝術區也被強行拆遷,藝術區現有一百多位內地、香港、台灣等地的藝術工作者,不知業主當時如何「落嘴頭」,不少都簽了二十至三十年的租約,但業主去年底在未有通知租戶的情況下截暖氣斷水,在短時間內要求租戶離開,也不提出任何賠償方案。

有人說,北京藝術家走上長安街遊行,可能是自一九八九年以來的首次。遊行之後,他們能否獲得較公平的處理?這方面,香港的藝術工作者與當局的溝通似乎好一點,像遊行主辦者說,他們遊行到藝術發展局,就是要局方為他們出頭。

北京和香港,兩個以地產主導的大城市,在這兩個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似乎藝術家不約而同地成為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