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也被稱為「十加一」自貿區,未來日本和南韓也會加入,成為「十加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在今年一月一日啟動,是在歐洲和北美自貿區後全球第三大自由貿易區。
自貿區啟動之初似乎問題不少。三禪在廣州聽親戚抱怨,雖然是零關稅,東南亞來的水果不但沒有降價,反而貴了;一些農民朋友則說,農業更沒得做了,怎競爭得過東盟的農產品?外國媒體也報道,東盟諸國對中國的工業品有恐懼感。
但是,想不到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消息顯示,受益於自貿區正式運行,今年一月份,東盟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總值達二百一十四點八億美元,增長八成。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一百零五點五億美元,增長百分之五十二點八;自東盟進口一百零九點三億美元,增長一點二倍。大量進口東盟產品後,今年一月中國對東盟貿易逆差三點八億美元,而○九年同期為貿易順差十八點七億美元。
數字顯示,自貿區啟動一個月,成效顯著。首先,東盟諸國是得益的,出口中國增加一點二倍,而且由逆差轉為順差;中國雖然有小量逆差,但是出口也大增一半,說明自貿區有助達到雙贏效果。
○九年,中國雖然「保八」成功,但出口負增長甚至是雙位數的下滑,出口對GDP貢獻率為負三點九個百分點,是近幾十年來的首次,而且,這一成績單是在中央政府窮盡所有政策扶持手段的情況下所取得。這樣一對照,便可知自貿區對中國保持出口這台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動機的重要意義,尤其是在歐美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時。同時,這個成效,對於兩岸談經貿協議也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