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東漢末年,一位著名醫學家寫了醫書《傷寒雜病論》,對中醫有重大貢獻。他就是首先提出辨證論治,及把「理、法、方、藥」有機結合的張仲景。
建安初年,瘟疫流行,張仲景為了解救黎民百姓於水火中,毅然辭去太守職務,回鄉行醫。回鄉時正逢臘月,寒風凜凜,雪花飄飄。路上他看見那些窮人瘦骨嶙峋,衣不蔽體,許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令他感到難過。
藥材「嬌耳」治凍傷
張仲景一到家,慕名求醫的人絡繹不絕,當中不乏達官貴人,他叫弟子們代他行醫,自己卻在冬至那天,來到南陽東關的空地上搭棚,向窮人施贈「祛寒嬌耳湯」,專治凍傷。他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溫熱的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等熬好後,把羊肉和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樣子的「嬌耳」下鍋,再分給群眾,每人一大碗湯,兩隻嬌耳。人們吃了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起熱。張仲景孜孜不倦,自冬至起,一直施藥到年三十,鄉親們的耳朵都被他醫治好了。
後來每逢冬至,人們憶起了當年張仲景熱心施藥的情景,就按着嬌耳的模樣,做了一些食物。為了區別「祛寒嬌耳湯」中的嬌耳,有的人便稱這些食物為「餃耳」、「餃子」、「扁食」或「燙麵餃」。
久而久之,冬至這一天,好多人都忙着包餃子吃。
張仲景這則小故事顯示他醫術了得,更重要是指出一個良醫需有一顆濟世為懷的心,幫助弱勢社群。因此,張仲景是我們中醫師學習的楷模。
中文大學中醫學院中醫推廣小組
scm@cuhk.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