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冷眼旁觀:泛民各走各路

昨天寫香港歷史博物館的文章時,五位立法會議員正在立法會門外簽辭職信。我看着電視畫面,未有寫出來的一個疑團是:為何香港人爭取民主逾二十年這件重要的大事,竟然不值一提,在歷史博物館對九十年代香港的敍述之中缺席?難道爭取民主不是困擾香港二十年的最深層次矛盾?

是的,由八十年代民主回歸的訴求,至要求參與《基本法》的討論,至一九八八年直選的運動開始,香港的民主路走了二十多年。八十年代的論政和壓力團體主腦是今天的民主派「大老」,大家都老了、倦了、多了風霜,但民主的路仍停滯不前。

沒錯,擺在我們面前的是兩個可以普選特首和立法會的年份,就算大家對這兩個年份充滿信心,但經過建制派議員詮釋「普及和平等」的定義,認為「功能組別可以在普選中繼續存在」後,相信如此詮釋的「普選」,將會繼續引起爭議。

二十多年的民主路,遊行、聯署、請願、動議辯論過多次,泛民與建制派唇槍舌劍過多少次?在無數次的遊行聯署、請願示威都看不見成果後,昨天,「泛民」開始各走各路了。泛民的分裂是意料中事,因為二十多位「泛民」議員之間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早已南轅北轍,在政治光譜上,由右派到左派都有,維繫他們的只是「爭取民主」這一根幼絲。但各走各路之後,對爭取民主是利還是弊呢?

我不認為辭職補選管用,但在一池死水的政制局面中,由此帶來的漣漪也許能刺激反思,香港的民主道路到底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