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小一校網失衡害苦學生

小一統一派位的校網分配規劃受爭議,教育局被批評歎慢板,未及時矯正供求失衡情況。學額過剩的觀塘區四十六校網,在校長群起要求下始獲批於下學年借出一百七十多個學額,予學額不足的四十八校網,但原來校網的家長憂削弱子女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家長團體批評港府對學額規劃乏遠見,害苦了學童和家長。

教育局昨公布一○年度小一入學統一派位各校網選校名冊,全港五十九間小學在自行收生階段收生不足十六人,較去年增加六間。沙田及九龍城區更成為「殺校高危重災區」,分別各有七間小學瀕臨殺校邊緣,其中位於九龍城的耀山學校在自行收生階段更「捧蛋」,廿五個學額全用作統一派位。

觀塘46區供過於求

學額持續供過於求的觀塘區四十六校網,下學年將借出一百七十三個學額予同區的四十八校網。「四十六小一學校網關注組」召集人兼迦密梁省德學校校長羅勵賢坦言,過去五、六年,四十六校網及四十八校網學額供求失衡,隨着小班政策推行及公營房屋陸續在四十八校網重建,失衡情況愈趨嚴重,四十八校網下學年預計將有二千七百九十五個小一學額,但適齡入學人數多達二千九百人,學額供不應求;四十六校網有一千個學額,但只有七百多名學生,學額過剩。他承認,學額借調後,或引致四十六校網的學生家長,不滿削弱子女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

此外,跨境學童的升學問題未解決,選校名冊資料顯示,由於新屋邨入伙及跨境學童大增,北區八十校網的學額不敷應付,下學年需向粉嶺八十一校網及大埔八十四校網借位分別一百七十一個及九十六個。北區小學校長會主席孔偉成批評,此舉違反教育局提倡學童就近入學的大原則,亦認為向他區借位非長久對策。有北區校長估計,下學年最少有二百多名跨境學童需到大埔區上學,定引起家長不滿。

北區學校亟待改建

深港跨境學童家長會主席黃菁葒坦言,不少居於深圳的跨境學童家長期望子女於上水區就學,但港府逼學生長途跋涉。教育局表示,若某校網出現學額短缺的情況,會根據一貫原則,揀選調配鄰近學校的部分學額應付需求。此外,當局積極考慮在北區現有學校進行改建,增加課室數量,並預留用地建新校。

世襲加小班名校好難入

【本報訊】下學年參加小班教學的小學將增至三百一十八所,令名校學額競爭更加激烈,全港逾一百八十間小學在自行收生階段因有太多「世襲生」而收凸,導致統一派位階段的學額被蠶食,學生入名校可謂難上加難。

世襲生近九千

各官津小學會把一半小一學額撥作自行派位,取錄有兄姐在校就讀的「世襲生」,以及在計分制下較高分的學生。由於「世襲生」必收,若人數太多,學校需撥出統一派位的學額補足。

下學年共有約二萬名學生透過自行派位取得學額,當中逾八千八百人為「世襲生」,多間傳統名校的統一派位學額均被蠶食,如拔萃小學由原定的三十個減至廿三個,喇沙小學由九十個減至八十四個,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亦由七十五個減至七十二個;部分地區名校學額蠶食情況嚴重,葵青區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的統一派位學額由七十五個大減至六十三個。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校長李玉枝表示,該校以往一班收生超過三十五人,現時小班只可達三十人,令到學額競爭十分激烈,加上申請自行分配學位的人數增加兩成,令統一派位學額被蠶食。她建議有意報讀該校的學生,在統一派位時需在甲部及乙部第一志願均填報該校,增加錄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