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文化之都談何易 高官吹牛吹上癮

香港回歸十二年來一事無成,但港府的牛皮卻吹得一個比一個大,甚麼數碼港、鮮花港、中醫藥中心、黃金十年、香港新方向、六大產業等等,可謂語不驚人死不休。正在紐約訪問的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又誇下海口,聲稱西九文化區將提供優越的配套,當局銳意把維多利亞港轉變為有百老匯天際線的亞洲西城區,讓香港成為「亞洲文化之都」。

唐英年負責籌建西九文化區,他鼓吹西九的發展前景,屬於「王婆賣瓜,自賣自誇」,這本來是人之常情。問題是,一個西九文化區就能將香港這個「文化沙漠」變成亞洲「文化之都」嗎?去年十月,港府就西九展開第一階段民意諮詢,當時唐英年表示將把西九打造為一個有活力的文化藝術點,讓市民在參與文化活動之餘,亦可以享受維港的優美景色。才三個月過去,西九就由一個「文化藝術點」,搖身一變為「文化之都」,這個跨度實在太大了。

目前世界上堪稱文化之都的,莫過於紐約百老匯以及倫敦西城區,它們有着輝煌的歷史,而且各有特色,一個代表美國文化,一個代表歐洲文化,港府希望將來香港兼具紐約百老匯及倫敦西城區的特色,這必然是一個東拼西湊、不中不西的大雜燴,而不是甚麼亞洲文化。港府連甚麼是亞洲文化都搞不清楚,難怪對西九的定位一直搖搖擺擺。

魯迅先生說過,惟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香港要打造亞洲文化之都,必須以亞洲文化為主打,首先是香港的文化特色。粵劇堪稱香港文化的代表之一,早前美國《時代》雜誌評選亞洲二十五個不可錯過的體驗,在獲選的三個香港體驗中,其中一個就是看粵劇。而且,粵劇已成功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可笑的是,在港府當初的西九規劃中,卻沒有粵劇的立足之地,可見港府心目中的「亞洲文化之都」是個甚麼貨色。

最大的問題是,西九文化區至今十畫未有一撇,還是一片爛地。西九計劃曾因爭議太大而推倒重來,日前剛完成第一階段的民意諮詢,接下來還要進行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的諮詢,結果如何,尚是未知數。就算諮詢順利,設計好建築藍圖,也未必能動工興建。看看目前陷入爭議的香港高鐵就知道了,高鐵本定於去年底動工,由於當局準備工夫不足,部分泛民政客又刻意搞搞震,有關工程的撥款申請久拖未決,動工遙遙無期。

唐英年聲稱西九首階段預期於二○一四年至一五年間開放,只是一廂情願。以港府的無能,再加上部分政客有破壞無建設,專門拖後腿,現在談西九何時動工、何時建成開放實在為時太早。怕只怕,將來西九由於爭議太大而再一次推倒重來,甚至如漁人碼頭胎死腹中。所以,高官胡吹香港將成為亞洲文化之都,不過是空中樓閣,自欺欺人。

這令人想起一則寓言,有個懶漢不想腳踏實地工作,一天到晚做着發財的美夢。有天他在草堆中拾到一枚雞蛋,喜出望外,興沖沖地逢人就吹,「我有家產了,我要發財了」。人家問他財產在何處,他說,這個雞蛋就是,我將它孵出小雞,小雞長大了下蛋再孵小雞,很快我就可以賣雞換牛,母牛生小牛,我又可以賣牛買地,不出十年,我就可以買下莊園,討上媳婦,過上美滿的生活。這懶漢吹得高興,一不小心手一鬆,雞蛋打碎了,夢想隨之破滅。

如今的港府,就好比那個好吹牛、愛發夢的懶漢,不同的是那懶漢好歹有一枚雞蛋,吹牛皮還算有根有據,港府則是憑空想像,胡吹瞎吹。當然了,高官吹牛吹上癮,市民見慣不怪,誰也不會將所謂「文化之都」當真的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