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本港現時有三個運作中及十三個填滿並已關閉的堆填區。環保署指該批堆填區已修復,沒有臭味及污水滲漏,可「循環再做」另類發展。由於修復後的堆填區土層欠穩定,較適合轉為康樂設施,除一般公園,還包括小輪賽車場、模型飛機訓練場,當局擬將其中一個堆填區變為私營高爾夫球場,明年中招標。不過環保要付代價,十三個堆填區總面積約三百公頃,單是修復費已逾十三億元,每年護理費亦逾六千萬元。
十三個修復的堆填區分布在全港九各區,環保署助理署長陳英儂表示,○六年前已修復成功,總面積達二百九十一公頃,部分地段屬斜坡,令可作康樂用途的平地面積僅約五十二公頃,已發展四十六公頃,現只餘牛潭尾堆填區因面積僅一公頃且缺乏公路而乏人問津。小冷水堆填區列為「具特別科學價值的地點」,本身已是觀蝶勝地。
闢為射擊場寵物公園
大部分堆填區改為公園及遊樂場,部分則轉作特別用途的康樂設施,如射擊場、寵物公園及單車徑等,陸續於明年完成。當局更擬將大埔船灣堆填區,發展成九洞高爾夫球場,明年中邀請私人機構投標,而將軍澳第一期堆填區亦留作發展足球訓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