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距離二○一二年特首換屆尚有兩年多時間,但有意競逐特首寶座的所謂疑似候選人,早已整裝待發,盡量利用各種機會提升社會知名度與影響力,同時測試各方反應,為下一個階段做好準備。下屆特首選舉的熱身賽已經提早開跑。
要奪得寶座歸,一般而言需有三大條件,應是政圈的共識。首先是中央的支持,這是必須條件,否則參賽者只能是陪跑。特首選舉的提名過程,需要選委會委員的支持,二○一二年或會增加至一千二百人,在未落實普選之前,取得一定數量委員的認同,是關鍵所在。
問題是,在小圈子的選舉中,要是沒有中央的祝福,而為中央所抗拒,在建制派成員,尤其是工商派領袖有巨大影響力的選委會內,可以講得上是難有勝算,可能連陪跑的份兒也沒有。中央絕對有能力主導選委會的取向,這是政治現實。
第二個條件是要有較高的民意支持度。何謂較高?至少一半以上市民認為你是合適的領袖,有能力領導特區政府,有較佳的政策視野,可通過有效的公共政策,搞好經濟及改善民生。倘若有參選人能取得六成以上主流民意的支持,相信中央也會另眼相看。
值得注意的是,社會有不同階層,上有工商界,中有中產界,下有基層界。工商界的意見較難直接通過民意調查反映出來,但其影響力會間接的在社會上層以至政治輿論中感覺得到;中產與基層的民意取向,主導所謂主流民意,中產關心特首參選人的政策取向是否理性、務實,有較強針對性;相對而言,在貧富懸殊嚴重的今日,基層較關心社會福利與扶貧措施。
而能否管好公務員,令施政運作保持順暢,則是第三個重要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