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探射燈:臭氧污染港人長吸毒氣

市民身陷臭氧污染的時間和危害愈來愈大,台灣環保署報告指,當地受臭氧污染嚴重,稱氣溫愈高、陽光紫外線愈強、風速愈低,臭氧濃度就會愈高,市民長期吸入,嚴重者可致死。本港接收珠三角大量排放污染,加上本地污染、氣溫逐年上升,引發臭氧污染元素「瓣瓣齊」,部分地區臭氧濃度已處偏高水平。警號響起,但環保團體批評政府沿用的監測機制二十年未改過,要求政府重訂標準,落實減排措施,保障市民的健康。

與香港鄰近的台灣,當地環保署近日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溫室效應的影響下,臭氧在當地已成了頭號污染物,在空氣質素不良的日子,每四天就有三天是受臭氧污染,當地政府更已警告市民,臭氧的危害性比吸入懸浮粒子更大,正積極改善問題。

當地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表示,汽車排放廢氣並無增加,臭氧污染是因氣溫上升,降雨減少所造成。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以歐洲熱浪事件為例,指死者多死於臭氧污染而非熱死。另外樹木在高溫下亦會釋出物質和紫外線結合成臭氧。

香港的情況和台灣其實不遑多讓,本港受到珠江三角洲廢氣排放和本地的污染影響,空氣污染問題一直嚴重。香港剛度過一個炎熱中秋,反映本港氣溫的確有持續上升趨勢,即使廢氣排放量不再增加,但只要氣溫上升,陽光紫外線愈強、風速愈低等因素繼續困擾香港,臭氧威脅便陰魂不散。

臭氧濃度升逾兩成

本港環保署數據顯示臭氧濃度一直高企不下,各區臭氧污染指數多徘徊於每立方米四十至六十微克之間,有時更會多至八十至一百微克的偏高水平。

港府近年與內地研究減排措施後,本港可吸入懸浮粒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濃度平均值有所下降,惟臭氧濃度卻不減反加,比去年同期上升逾兩成。以周六為例,沙田、大埔等地的臭氧濃度便處偏高水平。

「每到中午時分,陽光猛烈時,都係臭氧含量最高的時間!」呼吸專科醫生賴奇偉指,高濃度的臭氧對患有呼吸道毛病,如肺氣腫、哮喘及慢性支氣管炎等病者容易誘發病症,尤其是老人家和兒童。

氣體排放規管不足

面對如此嚴重的死亡威脅,港府卻無動於衷,更不是所有監測站均有記錄臭氧,其中旺角、銅鑼灣及中環的路邊監測站就未有檢測臭氧指數,「明明係急切解決嘅問題,無理由會有監測站唔錄低臭氧含量作參考。」地球之友總幹事劉祉鋒同時批評,本港現時仍沿用廿年前的空氣污染質素指引,極度落後,「唔明點解咁耐都唔跟從世衞標準,正視臭氧污染對本港嘅危害性。」

「臭氧濃度增加係因為政府對車輛嘅氣體排放規管唔夠,每年呢類污染物嘅排放量都冇咩改善!」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表示,現時臭氧污染以東涌比較嚴重,他指政府應對症下藥,在工廠和汽車的排放物着手,鼓勵使用電動車和天然氣,「香港溫度愈來愈高,氣候炎熱又少風,只好盡量減少廢氣,減低產生臭氧嘅機會!」

樹木能釋臭氧 避免乘涼

人人都以為多近樹木,可令人體健康,尤其在酷熱天氣下,更會到樹下乘涼。不過,科學家指當樹木受高溫影響,所釋出的氣體結合空氣污染物時,會產生高濃度臭氧,對人體健康造成反效果,故此炎夏時,應避免在樹下乘涼。

科學家研究發現,當氣溫達攝氏三十五度以上時,市區的樹木會釋出大量「異戊二烯」(Isoprene)和一種叫「單一芬多精」(Phytocide)的物質。「異戊二烯」和「單一芬多精」都是由樹木產生,屬揮發性有機碳氫化合物,本身具抗氧化、殺菌作用,用以保護樹木本身健康,四季常綠樹木最易產生。硬木類樹木如白楊樹、柳樹及大楓樹等最能產生「異戊二烯」。軟木類樹木如松柏、西洋杉及紅木樹等,則主要揮發「單一芬多精」。

大量臭氧損呼吸系統

「異戊二烯」和「單一芬多精」會結合空氣中的污染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經陽光及複雜的化學反應後,產生大量臭氧,加速影響人體的呼吸系統健康,甚至造成死亡。研究指,氣溫由攝氏廿五度升至卅度以上時,樹木會釋出多兩倍的「異戊二烯」和「單一芬多精」;當達到攝氏卅五度時,釋出的物質更是平時十倍,攝氏四十五度時便達最高量數,故醫生建議,高溫下應避免在樹下乘涼。

空氣污染 年損23億元

空氣污染除影響市民健康外,亦帶來巨大經濟損失。香港大學研究顯示,去年因空氣污染引致的經濟損失高達廿三億元,當中包括醫療開支及生產力下降的損失。

港大社會醫學系及公共衞生學院設立的達理指數,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空氣質素指引,分析了本港的懸浮粒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臭氧排放對市民健康及經濟的影響。數據顯示,由○六年至去年,每年因空氣污染所導致的經濟損失(包括醫療開支)均超過廿三億元,而今年截至昨日為止已花逾十六億元。

另一方面,空氣污染亦會引發哮喘病,去年全年因哮喘入院的次數亦有近一千次,另外市民須留院而佔用床位總數則達八萬一千張,而今年截至十一月亦已累積使用五萬四千張床位,對醫療系統構成沉重負擔。

圖/文:探射燈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