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政府無論推出甚麼政策,一定漏洞百出、不堪推敲,一定受全民聲討,這樣的機率有多高呢?
一個政府推出政策,以對抗民意為能事,以自設陷阱為高招,最終落得裏外不是人,官員一個個灰頭土臉,這樣的政府如何再混下去?
近年來,煲呔曾政府在施政上弊端不絕,政策設計閉門造車,公私利益界線模糊,更過分的是,政策無視法律存在,或把玩法律灰色地帶,或側側膊唔多覺,這樣的政府意欲何為?
慳電膽政策被指加電費等同無理加稅,掛鈎概念有違法治精神。煲呔曾如不健忘,應記得校園驗毒措施也廣受兩大律師會質疑,最後政府被迫修改政策以避自設的陷阱。
煲呔曾自詡政治家,又經港英政府多年訓練,行政經驗不致粗淺;在香港做官見識不少風浪,也不致缺乏視野。他為人精明強悍,上台後網羅不少知識精英,為何這幾年來,總是頭頭碰着黑,一鑊大過一鑊?
一個人有本事未必成大事,個人能力要以德行來駕馭,才能如魚得水。作為一方父母官,手操百萬生靈禍福,更需有崇高道德感,萬事以民生為念,作任何決定前,都要小心衡量,如履薄冰。
一言以蔽之,煲呔曾病在自我為中心,凡事以個人意志為出發點,居高臨下發號施令,自然過足癮,而事後民意反彈,政府成了眾矢之的,說到底只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