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房屋局數字顯示,截至今年九月底,整體建築中的私人住宅單位有四萬五千個,連同七千個一手貨尾單位,再減已售出的五千個樓花,供應共有四萬七千個,較上一季少二千個,按年供應量則減少一成一,是自○四年政府有紀錄以來最低。
勾地政策成禍首
住宅單位施工量增加速度仍然緩慢,過去三季,每季興建的單位數量都少於二千個,上季只有一千九百個單位動工,較去年同期少六成;總計今年首三季,私人住宅的施工量只有五千一百個,按年減少一成三。
在沒有新樓盤應市下,樓齡逾十年的老牌貨尾單位交投亦變得活躍,如有二十年樓齡的深井豪景花園,發展商上季便成功賣出了十一個貨尾單位;樓齡達十八年的沙田碧濤花園,上季亦賣出三十個貨尾單位。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在現時的勾地政策下,發展商買不到地,三、四年後的私樓供應量相信只會愈來愈少,情況令人憂慮。外資證券行瑞銀集團亞洲房地產研究部主管王震宇亦預期,供應持續減少,整體樓價未來一年仍然會繼續上升,累積升幅甚至可達兩成,令樓價升至九七年時的水平。另外,曾俊華最快下周初會聯同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約見地產建設商會討論樓價透明度、土地供應及現行勾地制度。
地產商未達共識
長實地產投資董事郭子威說,去年金融海嘯令部分購買力轉到今年才入市,以致今年三至九月份物業成交量增加,但綜合過去兩年的平均數據,相信現時供應量足夠未來五年,樓市沒有斷層情況,若有需要港府可透過調節港鐵的上蓋項目供應,隨時釋出驚人的供應量。新世界地產代理執行董事何伍燕榆稱,住宅供應量市場一致認為是短缺,可惜大家在增加土地供應方面未能達成共識。
嘉華國際副董事(營業及市場策劃)陳玉成表示,一手供應量處低位屬預計之內,主因近年勾地及賣地數量少,但樓宇供應不易出現斷層,他強調,集團支持勾地制度,希望當局可優化制度,供應「多少少」對市場屬好事。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第三季落成及建築中仍未出售的單位達四萬七千個,其中逾二萬九千個分布於新界區,而九龍及港島區則分佔一萬一千八百四十八及五千八百零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