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為甚麼不能獲得諾貝爾獎?近年來同胞們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是啊,堂堂十三億人口的大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三,至今仍未能取得諾貝爾獎零的突破,確實令人沮喪。其實,從那麼多華裔科學家獲獎就可以知道,炎黃子孫並不是缺乏智慧,也不是缺乏創意,中國科學家至今仍與諾獎無緣,最大的原因是他們被泡在醬缸文化裏,無法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意。
在中國,科學家最多的時間恐怕不是用來進行科學研究,而是用來應付人與人之間的複雜交際,尤其是用來應酬和奉承當官的。有人如此形容,當官的好比園丁,整天拿着大剪刀,一見有長得過高的枝幹,便「喀嚓」一聲剪掉,久而久之,大家只好保持一致,誰都不能也不敢冒出頭來。正如水桶理論一樣,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木板,所以,即使中國科學家是最長的木板,其作用和最短的木板並無分別。
當然,內地學術界近年抄襲、剽竊、造假成風,對中國科學家的國際形象也不無負面影響。難怪去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直言,「我不是中國人,更不是中國科學家」,他這番表白未免令中國人感到刺耳,甚至難堪,但他說的卻是事實。坦白說,如果錢永健或高錕、崔琦等人是中國科學家,如果他們也泡在醬缸文化裏,諾貝爾獎大概就輪不到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