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本報訊】港珠澳橋工程的環評報告早前未能「闖關」成功,倡議人路政署需再提交額外資料,下周一再交由環境諮詢委員會大會審議。有環保團體昨批評該份環評報告不全面,未有全面涵蓋工程的內地部分,逾十六份體積如「磚頭書」的環評報告書,僅九頁提及內地工程。由於內地工程相當靠近本港水域,挖掘的沙泥隨時飄至本港水域,可能會危害中華白海豚生態,但報告內未有落實挖掘方法及緩減方式,團體要求環諮會否決報告,直至補交上述資料。
無涵蓋內地部分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環境保護主任梁士倫昨炮轟,報告關於對中華白海豚的生態影響及保護措施不全面;雖然報告內提及香港部分工程對中華白海豚影響的篇幅頗多,但涉及內地部分工程的影響僅得九頁,還輯錄在附錄部分,相當不全面。
梁士倫指,工程的內地部分主要涉及建隧道及兩個人工島,其中一個人工島在大嶼山西南面,由於與本港水域的距離僅一百五十米,該處挖掘的沙泥有可能隨水流飄至本港水域,影響本港水質。渾濁的水質有可能危害珠江口中華白海豚的呼吸,其有毒的物質或被該處的魚類吸食,魚類又是中華白海豚的食物,間接危害白海豚的健康。
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回應指,政府非常重視工程對保育及環境可能的影響,現時建議的方案已考慮各方意見後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