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腸胃一向脆弱,沙門氏菌乃本港引致幼兒腸胃炎頭五位細菌之一,有兒科醫生指出,本港因受細菌感染而肚瀉入院的幼兒中,便有五分之一是因感染了沙門氏菌,當中更有萬分之三機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腦膜炎或腹膜炎等致命疾病。由於多數病童家長不清楚染病途徑,醫生建議要徹底消毒奶樽才可飲用,亦要避免讓幼童食用未煮熟的雞蛋。
兒科醫生梁赤華表示,沙門氏菌主要寄宿於家禽、家畜及爬蟲類的腸道內,人類可由未煮熟的蛋類、沙律或雪糕中感染此菌;奶樽、手推車、寵物亦有可能帶菌,通常抵抗力較弱的五歲以下幼童最容易中招。據外國研究,十萬名一歲以下幼兒中,約有一百一十七人曾染沙門氏菌。染病後患者會出現肚瀉、發燒及嘔吐等情況,持續肚瀉亦會令幼兒脫水,更嚴重甚至會出現致命的併發症,因此應盡早求醫。
女嬰日排便九次
他說,絕大部分的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療後可在一至兩周內康復。即使病童康復後,沙門氏菌一般會留在病童體內十二個星期,令病童成為帶菌者,但復發機會不大。他呼籲帶菌者盡量減少到公眾場所,以免傳播病菌。
陳太(化名)今年八月初發現未足月的女兒大便習慣有改變,「以前大便次數好穩定,每日兩、三次,但嗰日有八、九次,每一次換片都有大便!」陳太帶同女兒求醫。醫生發現女嬰的大便混有血絲,化驗發現女嬰因沙門氏菌而患上急性腸胃炎。
損腸道影響吸收
女嬰接受抗生素治療後逐漸康復,但沙門氏菌損害了女嬰的腸道黏膜,令女嬰不能吸收牛奶中的乳糖,需要轉餵豆奶奶粉,「其實我都唔知BB點解會感染到沙門氏菌,可能係因為洗奶樽未夠乾淨,惟有以後啲嘢再洗得乾淨啲預防啦!」
程太(化名)的一歲半小孩亦於五月時感染上沙門氏菌,出現肚瀉、發燒及高燒抽筋的情況。她隨即送孩子入院,醫院於嬰孩的大便中檢驗出沙門氏菌。嬰孩經過一連串的抗生素治療後經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