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說,逾五成香港青年希望在二○一二年可以普選特首,若三年後未有普選,逾九成青年希望不遲於二○一七年普選特首。雖然政府不斷說,香港要發展經濟,在金融海嘯中市民對民主的訴求薄弱,但這調查卻反擊了政府的說法,無論是晴天雨天、逆境順境,香港人(包括新生代)很爭氣,普選的訴求已變成基因部分,不會消失。
普選的訴求,也蔓延到澳門,當地的立法會選舉剛開始。在政治上,澳門一向較保守,社區發展一言堂,市民參與度低。十二個民選立法會議席,基本上由商界、街坊派和工聯會等社團瓜分,只有兩席屬民主派,是個「一切在控制中」的格局。而當地的選舉文化,在公平和廉潔程度方面與香港有一段距離。早前與在澳門工作的朋友談起,他們竟毫不忌諱的提及選舉的種種「拉票」活動,請吃飯送禮物,很匪夷所思,但歪風似乎見怪不怪,改變不了。
不對,可以改變的。今年的澳門選舉,就多了四年前缺席的普選議題,也多了新面孔,知識分子、大學教授和文化人也挺身而出了。他們缺乏資源,但不打緊,任何地方的蛻變,都需要由下而上,市民要爭氣,就能帶動改革。
香港人也要爭氣。我深信,無論是香港或澳門,大家已作好準備迎接普選。因此,縱使普選年份的標杆一直向後移,我們就趁這時間裝備自己,提升民主素質,積極參與,敢於提出不同的意見。無論政府如何親疏有別,我們的堅定目標,應是壯大公民社會,讓參與的空間一分一厘的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