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涌梨木樹邨屬「廢物源頭分類計劃」試點之一,其中第三座及第五座由今年三月下旬開始加入試驗行列。居於第五座的陳太卻發現,經常有人偷取回收箱內物品變賣圖利,「成日都會有人摷回收箱,搵到有嘢就攞咗去賣畀回收商,成日都摷到一地垃圾!」黃婆婆亦曾親眼目睹有人偷去回收箱內物品,「見過有人摷到個汽水罐,仲順手將罐度啲汽水倒喺地下,惹到成地蟻,真係激死!」
衞生問題嚴重
記者與當區區議員黃家華實地了解情況期間,發現回收箱放置於每層樓的垃圾房外,與普通垃圾桶並排而放。回收箱沿用「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三色,並以直立式設計,投物入口直徑達四十厘米,能夠輕易取出箱內物品。然而,經巡查多個樓層後,發現大部分回收箱不是空無一物,便是被用作垃圾桶。
「分層回收原意係好,但房署冇做好宣傳,冇同街坊講有咩好處,搞到回收嘅成效唔掂!」黃家華坦言,過去半年曾接獲近十宗有關回收箱物品被竊投訴,而衍生的衞生問題更是居民關注所在。
房署漠視細節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承認,公屋居民以低收入一族佔多,推行環保回收較私樓困難,倘居民在回收過程中欠缺實際收益,計劃吸引力將大打折扣,「無論用咩方法都好,房署都要諗清楚細節同配套,唔好有姿勢、冇實際!」
對於居民不滿計劃欠缺配套,無助推動環保的指摘,房署發言人未有正面回應,只強調清潔服務承辦商會從屋邨收集所得回收物品後,會交予或售予廢物回收商作循環再造之用,變賣的收益亦由承建商自行負責。發言人續稱,屋邨辦事處未有接獲回收箱物品被偷走的投訴。而至目前為止,該署轄下共有六十七條公共屋邨參與有關計劃,並期望能於二○一二年在全港屋邨推行。
倡利益掛鈎鼓勵參與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煥忠指出,分層回收計劃不受公屋居民歡迎,與住戶收入較低及回收缺乏宣傳有關,建議政府增撥資源,由地區組織推廣回收,鼓勵居民參與。黃更直言,要分層回收取得成效,措施需作微調,將環保回收與利益掛鈎,鼓勵居民積極參與,「房署如果有心做,收集咗嘅廢物賺到嘅錢,應該回饋畀啲住戶,如果有居民偷回收箱嘅物品,一旦被發現,應該要扣分,以收阻嚇作用。」
記者 梅可茵
投訴辨法 - 歡迎來函或電話查詢 | |
---|---|
直線電話: | 3600-9988 |
總機電話: | 3600-0000 內線:9988 |
電郵: | soc.service@oriental.com.hk |
來函請寄: | 大埔工業邨大昌街23號東方報業中心 東方日報投訴組收 |
個人資料絕對保密。匿名投訴恕不處理。 |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 爆料熱線: | (852) 3600 3600 | 電 郵: | news@opg.com.hk | 網上爆料 |
傳 真: | (852) 3600 8800 | 手機網站: | m.on.cc | ||
SMS: | (852) 6500 6500 | MMS: | ireport@on.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