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看今朝:香港需要反省

《深圳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正式獲得國務院批准,深圳在已有的經濟特區基礎上,又成了名副其實的「國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未來深圳經濟特區的範圍將有可能擴大至全市,而特區以外、仍屬於深圳市的寶安區和龍崗區將納入特區之內。據估計,深圳特區面積將達二千平方公里,差不多是香港的兩倍。

一九七八年,中央提出改革開放的道路。一九八○年,深圳獲批准設置深圳經濟特區,成為其中一個改革開放的窗口,更獲得鄧小平南巡時充分肯定,三十年間成就非凡。

深圳特區發展仍有難題,如特區內面積遠不及特區外,可發展用地嚴重不足,特區外建設水準相對落後等,大大降低了整個深圳的城市競爭力;加上其他地區獲中央「先行先試」授權,如二○○五年,上海浦東新區就成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其他地區也相繼爭取成為試驗區,成為了經濟特區以外的「新特區」。

今年三月,國務院提出加快推進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航運中心;本月初,國務院又同意撤銷上海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整體併入浦東新區,以發展金融及航運中心。國務院的決定,令坊間對深圳特區的未來不寄予厚望。

隨着深交所的交易量與市場規模每況愈下,加上競爭激烈,深圳的發展機會給比下去。相信深圳只有尋找新的發展方向,在得到中央「先行先試」授權後,可以先走一步,搞試點和試驗,不落於上海之後,名正言順地發展金融、物流、貿易、創新和國際文化創意等五大產業中心。

但這五項產業,深圳有絕對的發展優勢嗎?香港比深圳更早發展這五大產業,亦有優勢,為何中央偏偏把這發展機會讓給深圳?香港是否需要反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