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政府骨灰龕位長期供應不足,為私營市場造就無限商機,衍生問題亦接踵而至。鑑於新建成樓宇受公契所限,愈來愈多「樓上」骨灰龕與道堂集中進駐舊區私樓,紅磡溫思勞街便為重災區之一,居民受盡滋擾卻投訴無門。本報分別向七大政府部門查詢,揭發並無專責部門監管。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一直無視問題,要求盡快商討對策。
溫思勞街一帶以舊樓為主,有大廈的閣樓多年前已改為骨灰龕後,最近連一樓亦變身道堂,露天平台並長期擺放約五呎高化寶爐,每當有人燒衣祭祖,翁太便首當其衝,「啲煙灰飛到周圍都係,依家連隔籬大廈一樓都變埋道堂,搞到屋企有窗都開唔到!」
「成日打齋 好唔舒服」
居於另一大廈的黃先生亦指自一樓被改為骨灰龕後,生活大受影響,「成日都打齋,出出入入都聽到,搞到個人好唔舒服!」黃指經向不同部門投訴,一直不得要領。
當區區議員任國棟坦言跟進上述問題多年,曾多次向規劃署、食物環境衞生署及民政事務總署等部門反映,均無功而還,「個個(部門)當我哋波咁踢,幾個部門推嚟推去,全部官僚過官僚!」任指此類用途屬厭惡性行業,應遠離民居。
「同政府講過好多次啦,個個(部門)都話唔關佢事!」九龍西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批評部門各自為政,至今仍無意檢討政策,促政府訂立相關長遠政策,否則問題將因惡性循環而愈形複雜。
本報分別向規劃署、地政總署、屋宇署、民政事務總署、食環署、環保署及消防處等七部門查詢,結果發現並無部門專責規管道堂與私樓骨灰龕的經營。
屋署可循僭建跟進
在眾多部門中,以規劃署的回應最模棱兩可。該署發言人承認,溫思勞街一帶雖已劃為「住宅(甲類)4」地帶,不能闢作殯儀及骨灰龕,即使供擺放先人名牌的紀念場亦須申請,但過去城市規劃委員會並未接獲上述地點的申請。然而,礙於規劃署在市區沒有執法權,違規問題須由屋宇署、地政總署、及其他發牌部門負責。在多個部門互相推卸下,最終只有屋宇署能就僭建問題着手處理(見附表)。
法律界人士黃國桐稱,雖然舊樓公契多未訂明不能用作道堂或骨灰龕,小業主仍可搜集證據,證明滋擾程度令人厭惡,要求土地審裁處仲裁,甚至向高院申請禁制令。
■記者 王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