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旁觀:歷史愈來愈不受重視

歷史是重要的科目。在美國,高中生都須讀美國歷史,讓年輕人知悉和分析前人走過的路、犯過的錯,建立批判思考。在理科主導的香港,中國歷史愈來愈不受重視,尤其當新高中有通識科後,我估計開設中國歷史科為獨立選修科目的中學將會減少。

讀歷史,就是理解史實,不是篩選史實。因此,我有點納悶,為何有些史實可以成為教授內容,有些卻不能?「五四運動」屬正規課程,但「六四事件」就不是,那是甚麼意思?誰為我們的下一代決定甚麼需要知道,甚麼可以忘記?

在「六四」二十周年將臨之際,與「六四」有關的議題特別多,連剛過去的中學會考歷史試題,也首次觸及「六四事件」,引來民主派議員順勢要求教育局讓「六四事件」納入正規課程,而孫局長卻以一貫的耍太極手法說:中國歷史五千年,怎能巨細無遺的列出所有事件?況且,社會對「六四」還未達成共識。

讀歷史,是要全面的理解歷史實況,不是只理解「有社會共識」的歷史,當然,老師也不可能只介紹一方的表述,學生需要理解各方立場,刺激多角度思考。

今天的高中生八九年還未出世,他們不理解「六四」很正常。上周,我認識了一位十八歲的女孩,她說,她在六月四日出生,在她年紀很小時,就知道這日子有些特別。上中學後,老師給她看了不少資料,讓她對「六四」的感覺較濃烈。這就是教育與傳承,老師每天都在做薪火相傳的工作,無論這事件是否課程的部分。

讀歷史,思考「六四」,都很重要,因為年輕人需要學懂發問和質疑。他們也須知道香港的核心價值如民主、自由、法治,統統不是理所當然。若他們不關心,不懂得珍惜,這些核心價值都可能會受到侵蝕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