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港珠澳大橋東人工島上,平均每一分鐘,就有一架飛機從頭頂越過,那裏是香港國際機場。相較灣區內廣州、深圳、澳門和珠海和惠州5個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中遠端國際航線較多,航班頻密度高,服務口碑好。香港國際機場是區內的主要航空樞紐,4小時內可飛抵主要亞洲城市,5小時內可飛抵全球半數人口居住地。2016年旅客輸送量超過7,000萬人次,位列全國第二,目前正計劃擴建第三跑道。
粵港澳大灣區2016年航空客運量達1.85億人次,貨運量736萬噸,超過紐約、倫敦和東京幾大灣區,在全球灣區中已居於領先地位。未來還將新建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和擴建惠州平潭機場,這樣圍繞大灣區將會有7個機場,發達的航空網絡為大灣區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保障。
在此背景下,香港需明確自身角色、功能、定位,以便香港國際機場在區域內更好地協調發展,合作配合。如適當增加設備、航線和時段,更有效地利用空域,提升服務效率和品質,避免惡性競爭。同時,推動各機場彼此間互補合作,實現業務聯動,形成區域進出互補、客貨互補的局面。香港旅遊業界亦應了解灣區內各機場功能與定位,充分發揮,組合各種優勢產品,借助區內發達的交通脈絡,將海外旅客輸送到大灣區內的城市群,令香港市民受惠便利的交通網絡,令整體旅遊業受惠。
姚思榮,立法會旅遊界功能界別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