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個每逢中秋節,個個小朋友都拿着紙紮燈籠與三五知己落公園玩,點埋蠟燭好不熱鬧;時至今日,紙紮燈籠已被吹氣電燈籠取代,真正人手紮作燈籠買少見少。年逾90歲的紙紮師傅陳桂洲,仍以人手巧紮金魚燈籠、走馬燈,這保持傳統的堅持,在新舊交替迅速的香港可說是異數。
撰文:周仲明 攝影:方偉堅
入行逾70年的陳桂洲見證了香港紙紮業的興衰發展,一切要由他20歲入行時講起。陳桂洲:「當年廿歲仔,由內地來港投靠經營『秋記扎作』的舅父,為兩餐就自自然然入咗行,當年冇人會教你,只能夠自己偷師,慢慢研究怎樣削竹、畫圖、糊紙。戰後六十年代是香港紙紮業最興盛的日子,各種傳統祭祀儀式都需要大量紙紮品,每逢農曆新年、七姐、紅事白事都有大把工作排着隊等你做,甚至要叫齊仔女到店內幫手才應付到。
但隨着時代轉變,紙紮品需求大幅下降,當年喪禮需要大量精緻高級的紙紮品,而現時的人隨隨便便買一兩件就算數,加上內地機器生產的紙紮品售價平,甚麼紙紮電視、波鞋、遊戲機都是內地貨,用部電腦印個圖樣就可以大量生產;人手紮作既花時間又賣得貴,市場當然愈來愈細啦,所以我都決定不收徒弟,做完我一代就算啦。」
隨着紙紮業的衰落,向「秋記」訂購祭祀紙紮品的客人無疑是減少了,但由於鄰近的蘇豪區發展成旅遊景點,反吸引了不少對傳統中國紙紮藝術有興趣的外國遊客。陳桂洲:「近年遊客生意確是做多了,不少遊客都喜歡買隻金魚做紀念。
較特別的是之前有個外國遊客因隻寵物臘腸狗病逝,就拜託我做一隻紙紮臘腸狗,我依着照片去試紮,紮到出來連個主人都話神似。除了遊客外,近年印度商事每逢過印度新年時,都會託我紮各款印度神像。
雖然對生意有幫助,但其實只是反映了整個紙紮業已沒落,懂得做這些另類紮作的師傅已愈來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