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會呂明才中學陶出新天地

每所學校總有一齣拿手好戲,走進荃灣的路德會呂明才中學,答案顯而易見:校內走廊放滿多座陳列櫃,收藏歷代學生的陶藝作品,藏量之豐富,宣示着該校着重手藝的優良傳統。

同學們透過單單一堆陶泥,利用雙手將之化成千奇百怪、天馬行空的作品,過程富趣味兼訓練耐性,或許同時是欠缺想像力、創意不足的香港人一道好藥方。

搓出創意

從數據上看,路德會呂明才在視覺藝術科取得不俗的成績:連續6年百分百合格率,當中獲優良等級的比率更超過一半。學生們的撒手鐧正是出色的陶瓷作品:教育局剛舉辦的「中學生視覺藝術創作展2009/10」,該校提供的15件陶藝作品全部入選(在1,679件作品只選出近500件展出),當中嚴嘉玲同學更憑作品「36雞,走為上雞!」奪得立體創作大獎,可見整體水準之高。

校園2樓走廊的多個玻璃陳列櫃,盛載着三十多年來同學們的陶藝作品,除了欣賞到細緻的手工,難得的是,你會發現就算作品的主題相同,同學亦能呈現出不同的表現手法,創意十足。據學校視覺藝術科主任鄭紹麟老師透露,培訓學生的重點不僅是搓泥的工夫,更着力在創意及思考的層面:同學先要蒐集資料,甚至實地探訪觀察,加以分析消化後,歸納出個人的看法,成為了創意的養分,並將之融入作品中。例如剛得獎的「36雞」,就是嚴同學從禽流感殺雞事件得到啟發而創作出來,透過雞隻及小販的表情,帶出箇中無奈。

補鑊升呢

屈指一算,路德會呂明才中學發展其陶藝課堂已經超過30年,早在1978年,教育署為學校添置一部焗陶瓷用的電窰及兩部腳踏拉坯,激起原本對陶藝一竅不通的鄭Sir進修決心,透過多年摸索,引入陶藝展覽促進交流,拉闊了想法及技巧,無論師生均同樣得益。

參觀鄭Sir上陶藝堂的實際情況,過程中他不斷用問題引導學生多作思考,盡量帶出造型上的可能性。問鄭Sir學習陶瓷的好處,他認為學生可在過程中培養耐性,同時學習到面對及處理失敗:搓好的陶泥放入電窰經高溫處理後,或會出現爆裂的情況,那便需要進行修補或重做,不少同學面對此情況會感到很氣餒,但在「補鑊」的過程時,反而會激發更多創意,令作品愈發完善:其中一招是為了遮補破裂的痕迹,想出了補上泥土後,再噴上青銅或金銀顏色的噴漆,除了掩蓋瑕疵,更營造出獨特的金屬質感,成功化危為機。正如鄭Sir所說:「大多數人的經驗中,不滿意比滿意的作品多,但只要在過程中珍惜獲取的經驗,正面處理問題,把失敗的痛苦轉化成動力,那距離成功的路應不會太遠。」

同學點睇陶藝

黃琳同學 中五學生

本身好喜歡繪畫,但也享受陶藝創作的過程,因為從腦海中想像到的創意,可以透過雙手實踐出來,感覺相當有趣。

林莉同學 中五學生

初中上陶藝課只是簡單地炮製心中的意念,升上中四後創作前要作很多準備工夫,而且塑造陶泥外貌也愈益複雜細緻。

曾嘉玲同學 中五學生

陶藝課堂可讓我一邊創作、一邊跟同學交流增進靈感。而從陶藝學到凡事要有耐心,亦要積極面對失敗、修補缺失。

撰文:張超駿

攝影:張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