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茅廬年輕人自殺的新聞,令人感慨。
我們都無可避免地,面對一個又一個逆境。小時候,我們都愛哭,每一滴眼淚,都源自內心對不如意事的失望反應;漸漸地,人長大了,便學懂接受,有些「失望」,哭不能解決,逃避不能解決,自殺更非解決方案。
逃避之後,把負擔留給疼愛自己的人之餘,更要他們在承受失去摯愛之痛,這種做法,是對自己殘忍,對身邊的人更加殘忍。
我們的「生存」本身,就是在製造一些「債項」,包括親情上的債、友情上的債、愛情上的債、金錢上的債,由出生那天開始,便有一些人和一些事,給予了你活着並壯大的力量,而你必須預算要「還」。
還債,並不是苦差,要還,便開開心心地還。孩子長大了,償還父母養育之恩,是一個圓滿的倫理循環;接受社會的教育成才,之後貢獻社會,也是健康的良性循環。
借的時候,是因為你有需要;還的時候,是因為你已在其他人的幫助下,裝備了足夠能力,日後不但能自己幫自己,必要時還可幫助有需要的其他人。
請不要擔心借、不要害怕還,這樣才是正面的人生價值觀。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