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虛擬貨幣投資大行其道,吸引全球資金積極投入「挖礦」,造就數以千億美元的「產業鏈」。之不過,「虛擬」終歸是虛擬,敵不過時間的考驗。隨着全球量寬告終,資金成本上升,投資景氣下滑,以及虛擬貨幣的監管空窗期完結,其泡沫終於爆破,且不排除會為全球金融市場帶來震盪!
作為全球虛擬貨幣龍頭的比特幣,近日失守5,000美元關口後跌勢未止,昨日更一度連4,300美元也不保,意味總市值由高峰蒸發了兩千多億美元。有指今次跌浪,與其更新機制,以及美國加強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有關。更有分析指虛擬貨幣正步入寒冬,比特幣或會跌至1,500美元云云。受相關消息打擊,其他虛擬貨幣亦風聲鶴唳,以太幣及瑞波幣自年初以來累跌了八至九成。
比特幣在二○○八年面世,近幾年成為投資者熱捧對象,皆因當時正值全球量寬末段,超低息環境吸引大量熱錢參與炒作,其價格由不足一千美元升至最高約兩萬美元,創造了可觀的財富效應,一瞬間四方八面的資金湧入,配合區域鏈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挖礦」成為一個新興行業,其不僅帶動電力、晶片和相關人才的需求,更有挑戰傳統法定貨幣地位之勢,變相威脅全球各國的鑄幣權。
可是,監管規範是虛擬貨幣早晚要面對的政策風險,尤其不少以「掛羊頭,賣狗肉」,實際卻是變種的金融傳銷,更威脅金融體系安全。中國和南韓先後出手對虛擬貨幣加以嚴格管制,而美國的入門網站和社交平台早前亦相繼停止發放有關虛擬貨幣的廣告宣傳,導致挖礦利潤大跌,交易量減少,皆成為比特幣泡沫爆破的導火線。
此外,近期全球金融市場氣氛轉冷,就連一直「獨強」的美股亦見頂回落,美國科技股集體陷入熊市,對於沒有資產擔保,屬高風險的虛擬貨幣就更加吃不消了。然而,這些年急速發展的比特幣,產值不是小數目,骨牌效應下將拖累相關產業鏈,最近資金從美國科技股慌忙出逃,正是例子。更令人擔憂的是當中涉及不計其數的走資、黑金等非法操作。
這場被喻為比「鬱金香泡沫」還要糟糕的炒作終於要爆破了,惟須強調的是,虛擬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在投資方面的應用,其興衰存亡並不影響區塊鏈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只是市場對相關的期望要回歸理性,腳踏實地投資技術研發及實體領域應用,長遠才能找到立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