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便利店創新搶客

新派便利店最近在內地崛起,如便利蜂、猩便利和Today等,與7-11這樣的傳統便利店有甚麼分別?而這些新派便利店能否成功開拓新的零售業態,以科技創新、分店數目極少,挑戰屹立多年、以龐大分店數量取勝的傳統便利店,最終結果將由廣大消費者來定奪。

便利蜂傳獲騰訊入股

便利蜂傳剛獲騰訊控股(00700)及高瓴資本入股,各持股8%,估值升至16億美元;猩便利早前則獲紅衫資本投資。這兩間便利店加上打着國民便利店口號的Today在內地市場急速擴張,大有顛覆傳統便利店之勢。

不過,新派便利店只能說在一定程度上有創新,並沒有開創另一種新的零售業態。從門店數量、商業模式的成熟度來看,新派便利店離傳統便利店還有一定距離。

首先,便利蜂和猩便利的迅速擴張和今年「無人零售」的潮流有關,這兩家企業正是代表,均採取「便利店+無人貨架」的模式。兩位創始人都有互聯網背景,便利蜂創始人莊辰超是去哪兒網的總裁,猩便利創始人司江華則來自美團點評。

以猩便利為例,其模式是在辦公室內放置無人貨架,在辦公室外開設便利店,這樣可以全面覆蓋辦公樓內樓外的消費人群。猩便利的便利店內沒有收銀員,消費者進入便利店後需要先下載App才能進行付款。

猩便利分店覆蓋不足

現在,猩便利無人貨架的點位數量達一萬多家,但據大眾點評數據顯示,猩便利在上海的便利店數量卻只有10家,不到日企的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上海門店的1%。因此,儘管猩便利、便利蜂融資不斷,但是和傳統零售相比還有很大的距離。

在上海,便利店門店數量超過6,000家,主城區已經接近飽和。這些便利店主要包括日本的全家、羅森(Lawson)、7-11,以及中資美宜佳和好德等傳統便利店,早已佔據地段較好的位置。

另方面,作為初創企業,新派便利店的供應鏈、選擇產品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傳統便利店大都有十幾年至幾十年的歷史,在新店選址、供應鏈有成熟的經驗和系統,也有穩定的品牌合作夥伴。傳統便利店的思路是零售思路,主打即時、便利和服務。全家、羅森、7-11也有一套內部服務培訓系統。

此外,傳統便利店並非沒有創新,只是這些創新難以察覺。如傳統便利店增加鮮食比例,更強調選擇產品的能力。有些傳統便利店特地成立買手制,挑選更符合周邊消費需求的商品。

至於致力建立鮮食供應鏈和自主研發零售雲平台的Today便利店,近兩年內全國門店數增長了3倍,現在全國有400多家門店,武漢地區有320多家門店。武漢地區即存店單店日銷售額在1.2萬元(人民幣‧下同)左右。

Today續改良銷售技術

在選址方面,Today的店大部分開在商業街,商業店舖佔比為63%,以加盟店為主,加盟店比例大概佔70%。而前不久Today也公布了新一輪融資的消息。繼去年十一月獲得B輪融資,今年六月,Today完成3億元B+輪融資,估值超過30億元。

融資之後,Today便利店創始人及行政總裁宋迎春表示,本輪融資3億元的資金將圍繞今年「單店極致」的戰略,全部投入到武漢、長沙兩座城市中,公司將會不斷刷新迭代,建立優勢。

Today發展具體策略包括提升商品研發能力和營運效率,繼續增加新鮮食品類供應鏈及重倉投入新零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