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新板無助吸外企上市

香港交易所(00388)倡議在現行主板與創業板以外,增設「創新初板」與「創新主板」等兩個所謂的創新板塊,予人的感覺除了是疊床架屋,有點多此一舉之外,兩個新板對於原來兩個板塊造成的混淆與衝擊,更惹來頗大的爭議。

地域性影響認受交投

其實可理解港交所急於吸納新經濟型的企業來港上市,市場對於容納該類大多採用「同股不同權」,有異於本港傳統採用「一人一票」股權架構模式的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過去曾有很大爭議。

不過,隨着阿里巴巴因此捨港而到美國紐約上市,以及國內外新經濟型企業發展空前蓬勃的趨勢,反對「同股不同權」新經濟企業上市的聲音已經相對減少,曾經反對的證監會看似改持比較開放的態度,該類企業在港上市應該可以「水到渠成」,但是否需要單純只為容納該類企業上市而另設新板塊,卻值得商榷。

港交所設「創新板」尤其「創新主板」的如意算盤,是希望吸引已在海外其他市場上市的大型新經濟企業來港作第二上市,但吸取了新興市場板,即後來改稱「創業板」的失敗經驗,能否讓所謂的「創新板」真正熱鬧起來成疑,若重蹈新興市場板的覆轍,來者不多,變成尾大不掉,便將成為市場負累。

純以證券市場本質而言,其地域性之強,任何市場要吸引其他地區的企業前往上市已非易事。一個以本土企業為主的本土市場(Home Market),企業在本土市場上市,一般在當地認受性會較高,交投也較活躍,但到其他市場上市,獲當地市場認知與認受性一般甚低,交投也肯定不會活躍。

「納指七雄」名字響噹噹,但在港掛牌多年,幾乎無人問津便是這道理。近年難得找到幾家外國名牌企業如普拉達(01913)、嘉能可(00805)以至俄鋁(00486)等前來上市,交投都毫不活躍,老實說,我從來沒聽過朋友或客戶跟我談論這些股票,更遑論投資或買賣。

細公司居多 成效難彰

較遠的地區暫且不說,只說近的如新加坡,它曾致力跟香港爭奪內地企業前往當地上市,而且也成功爭取到一些素質較次的中國內地中、小型企業在當地掛牌,可是該等企業除上市首輪集資達到目的之外,交投便一直並不活躍,也影響繼續集資的機會,該些內企的素質不佳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與地域不同絕對有莫大關係。

事實上,在紐約,納斯達克以至倫敦等幾個主要金融市場,雖然都有不同海外公司在該等交易所上市,但除了如雅虎、百度,以至近年才在紐約上市的阿里巴巴等較大型且知名的企業之外,餘下都是規模較小且知名度低,以致不受注意者居多,鮮有見到非當地國際大型企業列隊前往上市者,則港交所計劃設立的「創新板」,難道會有例外?(待續)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40餘年,曾任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及政府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現時亦是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