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A股市場,得益於金融股上漲拉動,滬綜指出現小幅回升。一周而言,滬綜指累漲0.63%至3,110點,成交較上周增約269億至8,913億元(人民幣‧下同)。深成指跌1.12%至9,859點,成交為1.07萬億元;創業板指跌2.3%至1,759點,成交為3,017億元。
從行業盤面看來,保險、銀行、券商、航空以及煤炭等板塊上漲居前,而能源設備、摩托車、環保、水務以及航天軍工等板塊下跌居前。
市場消息方面,美國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一度引起市場出現恐慌性拋盤。為避免市場恐慌進一步蔓延,中國高層以言論與行動來控制局面。人民銀行擬調整人民幣中間形成機制,新增「逆周期調節因子」,減少市場過度波動給中間價帶來衝擊。
中國財政部表示,穆迪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中國政府深化結構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的能力。結果美元兌人民幣連續三天回落,最低至6.8493,人民幣走強穩定市場情緒,同時,國家隊重倉的內險股、內銀股以及券商龍頭股,均出現報復性上漲,穩住A股。
筆者認同中國財政部的言論,中國短期的經濟最困難的時間已經過去,政治層面與經濟面的「刮骨療毒」明顯已取得效果。
政治層面上,政治局勢穩定與政策持續執行,給予市場穩定信號。至於經濟層面,供給側改革推動以來,各行業集中度在提升,傳統行業利潤大幅度回升、消費與科技產業對經濟貢獻度持續增加,正朝着向好的方向去發展。
還有更為重要的因素是,中美關係進入蜜月期,周邊政治環境配合中國經濟轉型。美股以及港股市場的消費、互聯網科技股等走勢持續向好,也能驗證大趨勢。其實A股問題在於去槓桿、嚴監管的背景下,市場流動性緊張形成持續的「一九行情」,多數高估值的股票遭遇打壓,少數優質藍籌股受到資金抱團。
市場也一直在預期人行、中銀監、中保監以及中證監將陸續出台去槓桿、擠泡沫、防風險的措施,人行的逆周期調節因數、中證監的減持新規、中保監的保險機構盈利模式轉變指導、中銀監的委外規定與縮表等等,也是在市場預期之內。
綜合來講,筆者預計中國式的監管仍將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市場整體表現不容樂觀,預計滬綜指將仍維持3,000至3,300點間震盪。不過,結構性行情仍值得期待,需要觀察市場與行業上中長期驅動力,例如中長期驅動力在於行業集中度提升、消費升級、科技升級等,具有良好盈利模式、高品質、核心科技含量的優質企業有望逆市上漲。
勝利證券基金經理 周樂樂(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