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人行昨公布下降存準率半個百分點,雖為市場預期之內,但中國貨幣政策表現克制,至今仍拒絕減息,以免資本加速外流,反映當前中國的金融政策是先維穩緩改革,重建市場信心作為主旋律。
人民幣貶值預期及資本外流問題持續困擾中國,人行可動用的政策工具雖多,但未必包括減息,始終此政策信號過猛,恐怕市場反應過敏,救市不成還要「補鑊」。央行長期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等組合拳,低調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直至上周央行才開始「改口風」,形容貨幣政策處「穩健略寬鬆」狀態,加強市場對即將降準的預期。
事實上,中國經濟及股市同樣千瘡百孔,中證監新帥放風其工作重點在穩定市場,更印證中央放棄過激的改革政策,正在走維穩的中庸路線。
降準適逢A股暴跌,創業板昨一度下挫近百分之七,傳聞深港通等政策延期,人行最新鬆動銀根或為股市帶來喘息空間。中證監換帥一周多,不但未見新官上任三把火,更傳新帥劉士余有意推遲前任的「舊政」,反映改革開放雖為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大方向,惟A股在制度及基本因素不完善下,屢遭急進的政策所累,現階段轉向固本培元,以退為進也不失為重建市場信心的良策。
此外,社科院最新「放風」指《證券法》修訂今年或沒有大動作,「千夫所指」的股票註冊制改革方案年內出台機會不大。種種迹象表明中央或吸取教訓,縱使中國金融市場仍未完善,但眼見財金官員往往多做多錯,好大喜功的急進政策對股市反造成更深的傷害,所以寧微調改革步伐,不急於解決結構性問題。
內地股市長期擺脫不了牛短熊長的特性,部分原因在於市場不開放,即使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及滬港通開通後,引入的海外資金仍微不足道,投資者結構仍傾斜於小股民。據統計,歷任中證監主帥上任首周A股表現,劉士余的「成績」接近包尾。作為金融監管機構,其功能根本不應與股市表現掛鈎,卻跟逾億名股民的期望有落差,改革長路漫漫。
中國經濟隱憂重重,貨幣政策目標為調控經濟,而非刺激股市的工具,更何況是內地經濟及A股均病入膏肓,央行釋放更多流動性,恐怕效果成疑。中央是時候撥亂反正,讓經濟及股市休養生息,重建投資者信心才是重振股市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