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經前景堪虞 港股打回原形

港股昨日經歷多個月未見的大幅度調整,差不多跌回年初起步時的水平,對早前一片唱好股市的好友們,真是當頭棒喝。港股這一跌絕非偶然,背後反映香港內部消費差,經濟增長動力不斷減弱;滬港通缺乏天時地利人和,令表現遠遜預期;再加上持續兩個月的佔領行動,進一步損害經濟,投資者大舉離場,反映他們對本港前景投下不信任一票。

在全球量寬的大環境下,資產價格理應迎來又一波水浸市場的升浪,港股卻來個反高潮,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這戲碼將持續上演。

美國結束量寬,日本及歐洲則接力扮演大水喉的角色,美日股市持續創新高,歐洲股市也發力追落後。早前中國突然減息,A股更重拾多年不見的活力。可惜港股斯人獨憔悴,對早前憧憬滬港通可刺激港股上升的投資者大潑冷水。恒指今年由二萬三千點水平,升至九月初最高位逾二萬五千點,升幅達二千點,主要是靠滬港通概念支持,可是未到正式推出已輾轉回落,其後表現乏善足陳,昨日更大跌六百二十點,今年的升幅幾乎消耗怠盡。

其實,香港經濟面對的內憂外患早見端倪,零售消費表現尤其差,只是一直靠滬港通這概念把港股撐起來。滬港通無疑是中國的金融大事,是內地股市的突破性發展,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但新機制從演練至推出,都顯得倉卒及欠周詳,尤其在推出時撞正本港處於政治局面不穩定期間,大大削弱滬港通的聲勢,換來海外基金及內地股民的冷淡反應。

現時本港經濟及港股正面臨嚴重信心問題,不要忘記,股市永遠走在經濟前頭,是經濟發展的風向標。中國十一月的PMI數據表現低於市場預期,經濟下行壓力持續,明年經濟增長是否能保七,將是極嚴峻考驗。中國內部經濟問題存在不少隱憂,勢必連累香港。

另一方面,外圍經濟環境同樣波濤洶湧,油價不理性地急跌,未見其利先見其害,投資者未必認同這是變相第四輪量寬會對全球經濟提供支持,反而擔心經濟有收縮風險。在外患籠罩下,本港經濟的內憂是佔中事件持續,對經濟衝擊的後遺症逐步浮現,十月份零售業銷售表現無驚喜可言,本地消費項目並不理想,反映佔領行動已嚴重影響消費意欲,令經濟前景充滿陰霾。在如斯境況下,股市下跌難免,若局面持續惡化,恐怕港股仍未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