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自詡高招 忽視置業期望

美國推出QE之後,金管局於○九年起針對本港樓市實施首輪宏觀監管措施,主調是收緊按揭,現任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當時上任不久,轉眼五年任期到尾聲,似乎對前後六度出招頗感滿意,認為這是必須的逆周期措施。

不過,普羅市民的感受肯定是另一回事,因為過去幾年樓價整體仍在上升,最近更創新高,想買樓上車或換樓的,既要不斷追價,又要應付申請按揭的重重關卡,置業隨時變得遙不可及,那有心情去細味「逆周期監管措施與金融穩定」。

按金管局的解說,「逆周期監管措施」真正目的,是控制金融體系尤其是銀行借貸,以免市場積累過高的「槓桿」,否則一旦樓市逆轉將破壞金融穩定。因此,如以為出招是為穩定樓價,便有可能捉錯用神,難怪一○、一一及一二年,樓價分別升百分之二十一、十一及二十六。

如果市民曾經期望政府出招,便可令樓價穩定,甚至打算趁樓價下調置業,只怕失望而回。從中可看到,所謂的「逆周期監管措施」,並沒有考慮大眾的期望和感受,這樣的政策怎算成功!

雖然按現行指引,六百萬元以下的物業按揭成數仍達七成,連同按保可達九成,置業上車的大門似乎仍未關上,實際只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真想法。據統計,現時年齡介乎十五至二十四歲的人,月入中位數一萬元,以按揭利率百分之二點一及還款期三十年計,只能承擔約一百多萬元的按揭;二十五至三十四歲的人,月入中位數近一萬五千元計,只能借貸約一百六十五萬元。

香港曾經歷九七年樓市風暴,深受負資產的痛苦,記取教訓是應該的。不過,十七年前的環境與現在截然不同,當時借到盡炒樓成風,一個人持有幾層樓絕非罕見。現在,經過多輪收緊按揭,以及各項辣招稅,炒家幾近絕迹,非港人買家大減,樓市由用家主導,樓價未因此穩定下來。對於這現象,財金官員在推出措施前,不知是否已了然於胸,但與普羅市民的期望相比,則肯定有巨大落差。

本地中小型單位樓價指數近日創歷史新高,多間外資大行已經轉軚,由原來在年初看淡樓價跌百分之五至三十不等,最新修正至跌少於百分之五,甚至睇升百分之三。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近日提出「至少要買一層樓」的論調,認為港人在港應至少擁有個「竇口」。這肯定是普羅市民的心聲,那怕是個蝸居。

由於歷史沒有回頭路,不可能知道若然當時沒有推出這些措施,樓市現在會是甚麼境況,糾纏下去也沒意思,可是金管局如關心銀行體系安全多過大眾能否置業,只會繼續與現實脫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