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官方媒體連日來發表系列評論文章指出,樓市「拐點」對不同地方有不同意義,以一盤棋一刀切的管理習慣、思維模式明顯不合時宜。有業界人士認為,隨着個別城市低調地鬆綁限購令,反映了中央對房地產的調控思路趨向清晰,地方將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作出政策微調。
官媒網站周日發表《三個拐點辯證看》的評論文章中,是「五評房地產市場變局」系列文章之一,文章提到,樓市「拐點」對不同地方意義不同,有的要及時調整,一盤棋一刀切的管理習慣、思維模式明顯不合時宜,而一味藥治百病這種思維模式、調控方式,非「拐」不可,就是從限購這種政策手段調控樓市,過渡到借助稅收等市場手段調控。
另外,文章亦提到,「買房能賺翻」的投機心態目前依然大量存在,呼籲各方應盡快迎來心態回歸理性的「拐點」。
中駿置業(01966)執行董事李維認為,今年以來中央對房地產的調控思路更為清晰,由過去的行政手段轉向市場化手段,鑑於內地市場龐大,各城市的狀況不同,「一刀切」的政策亦解決不了問題,故相信中央會將調控權力下放到地方政府。
事實上,官方媒體上一次就中國房地產連續發聲要追溯到一○年的三、四月份,當時樓價正過快上漲,而在發文後半個月,「新國十條」登場,內地樓市進入長達四年的調控,直至樓市持續向下。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就稱,內地經濟下行壓力最大方面來自房地產調整,並非因政策調控而產生,而是供需失衡。她重申,內房供給超過剛性需求,因有大量庫存,未來一至兩年新開工量將調整,估計整個施工量下行10%,對內地GDP增長影響2.5%,預期今年第四季及明年下行壓力較大。
對於個別地方開始放鬆房地產限購,但她相信有關政策只是低調進行。中央最可能實施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允許地方政府根據情況有所放鬆房地產調控力度,惟全面放鬆限購和全面放鬆首付比例等政策可能非常緩慢及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