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VC中心有名無實

創投始祖地美國的大型科網facebook(fb)及Groupon相繼掛牌,雖上市後表現差強人意,但當地創投及天使基金大行其道。反觀被喻為亞洲創投基金(Venture Capital,簡稱VC)中心一哥的香港有名無實,可讓創投基金覬覦的科網企業寥寥可數,近水樓台亦難受惠,就連吸引創投企業家進駐亦困難。有業界倡港府可借鏡新加坡,為退休基金開通投資渠道,促進行業發展。

奧博資本(亞洲)創始合夥人顧怡梅指出,「我沒有見過一個創投市場是靠政府主導而成功的,但美國容許退休金投資在創投基金的確對行業幫助很大,政府可以開通對創投基金的投資,但不需直接投資在創企。」

投資睇創業者志向

不過,積金局發言人表示,創投基金和私募基金一般不屬強積金的准許投資項目,而法例就強積金基金的投資設限,目的是保障計劃成員的利益,減低長遠的投資風險。

儘管港府在科網融資支援不如對手新加坡,但本港培育科網項目方面亦有本身優勢。天使投資網站Angel Investment Network聯合創辦人Mike Lebus表示,香港是亞洲中最大的創投基金中心,管理區內差不多三分一的資金池,主因是港人英語流利,減低欲涉獵於亞洲市場的外資所面對的障礙。

顧怡梅亦認為,本港不存在文化障礙,企業可建立不同文化背景的團隊,而由於所有投行都在本港設有辦事處,要跟他們合作很容易,因此她認為本港在FinTech(金融技術)的角色比新加坡及倫敦還有優勢,形容應作為資金出入內地的橋樑。比較競爭非常激烈的美國,她認為本港市場予創投家的空間較大,可以逐一與有興趣的企業家見面。

「投資組合內有10間企業,2間是贏家,4至5家是可以,總會有一兩間是失敗的。」她投資在初創企業的金額由50萬美元(約390萬港元)起,在作出投資決定前,市場體積、產品獨特性都是考慮因素,但「說到尾,令生意成功的都是人」,她看的是創業者是否矢志去建立公司而非只為賺錢,「若首次見面,企業家就說要在兩年內上市的公司,我是不會投資的」,若發現生意不可行要及早離場。

港乏優質創新項目

香港科技園企業拓展及科技支援副總裁楊德斌認為,本港創投仍未成氣候,主要是項目質素,要吸引創投來港,本港需要有優質的創新項目。該公司在成立了香港天使投資脈絡,為本港創企尋找天使投資者,在過去20個月配對11個項目,成功配對率16%,總投資額約3,900萬元,企業獲得的投資金額取決在發展階段和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