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日本大地震事件已過了一個月,投資者早已把這負面消息淡忘,但突然傳來核輻射洩漏危機級別升至最高的第七級,反映當局已對此束手無策,最終不排除會演變成另一次切爾諾貝爾核子大災難。
這壞消息不但令日本及韓國股市急挫,區內其他股市也不好過,可見日本核危機僅屬導火線而已。自三月二十三日之後,外資連續十一天淨流入台灣股市,至四月十二日終於出現逆轉,台股錄得1.84億美元的淨流出。香港股市則未有這類的統計數據提供,但城門失火未嘗不是一個預警。
近日除了上述的負面消息外,投行高盛於去年七月至十二月期間,建議買入一系列的資源商品,在錄得介乎23%至36%的升幅後,便「突然」發研究報告指石油、銅、鉑金等的風險與回報趨於平衡,暗示有關投資的值博率下降,遂建議應先行獲利離場。高盛此舉無疑是看淡商品後市,也間接看淡全球經濟前景。但不得不提的是,日本因天災引起的經濟損失據最新的估計高達3,000億美元以上,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已走上不歸路。在經濟而言,這種做法有刺激日本以至全球通脹之效。通脹的實際意義是貨幣貶值,這正是筆者認為黃金和石油(也稱黑黃金)會呈現反覆上升之局。
此外,美林的歐洲基金經理調查發現,預期歐洲經濟未來十二個月增長的比率,由上月的32%急降至8%,每股盈利的看法,亦由淨22%看漲,變成淨2%看淡,可見基金經理轉趨看淡歐洲股市。
至於全球基金經理調查,已連續兩個月錄得通脹預期上升而經濟增長放緩,但由於擔心利率上升,在資產配置上只好減持債券而增持股票,現金比重由4.1%下降至3.75%,短線再降的空間不大;看得最牛的是美股,歐洲股市屬於中性,而資金正從日本股市回流至新興市場以尋求較高的回報。其中最被看好是能源,但開始有轉移至防守性股份的趨勢。
由三月中開始的新聞市場升浪能否持續,主要是取決於資金會否持續流入,惟基金經理們已有點傾向見好即收,加上現金水平不高,股市雖欲尋頂但暫恐有心無力,短期恒指仍將受制於25,000點關口。
另外,評級機構惠譽宣布調低中國長期前景評級,由「穩定」轉為「負面」。過去兩年多,評級機構只有不斷調升中國的評級,如今把中國前景調低,可能意味着中國的宏調最終會打擊經濟轉型的前景,對累升達一成的港股自然有一定的心理影響。
金榮財富管理首席基金經理 史理生
(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