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今天(二十四日)為恒指面世四十周年,經歷過無數股災、經濟結構轉型、以致近年恒指大部分由中資股組成,假設投資者於一九六九年時以1,000元投資恒指,現時價值已超過28.7萬元。
年回報率13%
自六九年起計,恒指回報共14067.7%,即每年回報13.2%,若自九○年起將股息繼續投資,每1,000元投資在上周五便值287,145元。不過千禧年後恒指的回報已慢下來,○一年至○九年八年多回報僅32.4%。
恒指當初共由33隻股份組成,殖民地色彩濃厚。成分股包括港人熟悉的滙控(00005)前身滙豐、置地等兩隻地產股、牛奶公司、怡和系等。
金融股現時已由當時僅滙控1隻增至現時11隻,包括中資四大國有銀行及兩大保險商。公用股則由當年的28.6%大減至現時只有4.4%,並由8隻縮減至4隻,影響力大不如前。但四十年內在恒指中只有滙控等7隻股票屹立不倒,公用股佔去3隻,包括中電(00002)前身、煤氣(00003)及港燈(00006)。
內地的巨企近年來港上市,獲選中加入恒指的紅籌國企股截至本月十三日共佔恒指比重55.3%。
近年恒指衝出香港,今年八月有首隻恒指ETF在台灣掛牌,明年一月更會在印度掛牌,現時恒生指數公司已經有15隻指數被用作基準或設計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