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峰會緣起於挑戰美元,雖然會晤前夕俄方對外表示承認美元難以取代,但「去美元化」的潛目標則是不宣言表的共識。金融危機後期,有關未來金融格局的設計、重整慢慢冒起,G8無力主導金融大勢,G20利益紛繁難成氣候,金磚峰會是另一個新型的組合。這個發展中國家層面的強強組合,矚目之處在於,一方面擁有全球總人口的四成二,另一方面總共擁有的外儲規模高達二點八萬億美元,是受到全球關注的原因所在。
然而,四國利益不同、各有盤算,缺乏協調的行動力,四國合力的機會並不看好。專家認為,巴西和俄羅斯對促成結盟更熱心,中國和印度則缺乏積極性。當前主要是因為需要修補貿易缺損,四國有了攜手的基礎,有人懷疑當經貿正常發展時,四國是否還熱衷同聲同氣,譬如中國同印度,貿易及外交不時充滿火藥味,中國同俄羅斯為敷設一條油管,幾經波折不能成事,都是利益難調和的寫照。
由此看去,四國各有遠離美元的初衷,但程度不一、動機有異、各有盤算,短期注定無實質進展。據高盛透露,四國五月份外儲共增持美元資產超過六百億美元。中國作為美元資產最大投資者,更不敢輕舉妄動,所以中國與其說「去美元化」急切,不如說是人民幣國際化來得急切,中國更主要是推動貨幣互換和金融協助。俄、巴兩國資源為本,不像中國那麼擔心美元資產貶值,反而關注商品漲價;商品漲價又是中、印的致命傷,顯示各國立場衝突的底蘊。「去美元化」遠不是合作的行動綱領。
看透這一層,即使四國會晤受到關注,但美元主要儲備地位安然無損,金磚四國這邊舉行峰會,美元那邊轉而走強,未因鬧哄哄的超主權貨幣議論受影響。其實,金融危機後期看得愈來愈清楚的現實,是全球各國面臨的困擾,並不比美國少,在金融海嘯第二波的懸疑中,全球動盪的預期揮之不去,美元雖長遠有通脹隱憂,但仍是避險的選擇,必定使「去美元化」流於空談的遠程目標,而無損美元資產的誘因。
在金融危機中,中國成為關注的焦點,各種國際會商,不同層級峰會,中國都被裹挾其中,國際間還給中國冠以「領頭羊」、「領袖地位」等好聽的名銜,金磚峰會亦不例外,目的無非是希望中國傾其財力,協助各國紓困。中國有心藉危機去找商機,但面對西方處處防備,中國仍難以購買優質的海外資產。海外吹捧中國的國際地位,反而加強了國際對中國設置壁壘的動機。
另一個典型的說法,就是中國可望最先復甦,更有林林總總的猜測指其十年、二十年GDP可超越美國。同這種預測不協調的,有兩大重要依據:一是美元主要儲備貨幣地位的長期性,顯示美國的財富地位難以挑戰,即使中國有力催谷GDP,也不足挑戰美元的財富背景;二是美國即使走出衰退,也可能是失業率高企的復甦,在此情況下消費將難以提振,中國若未能兌現增長模式轉型,仍然有賴外需的話,經濟要恢復高增長,仍是不大可能的事。在合縱連橫的各式峰會中周旋,中國對國際大勢亟須保持清醒的判斷,不要被國際的吹捧迷了魂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