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救市資金變熱錢 保就業勢落空

中國轟動一時的大手筆救市計劃,近期接受審計考核。結果稱尚未發現重大違法違規,但還是查出了問題,主要是地方配套資金到位率低,部分資金未注入到實體經濟運行中。這個審計結論開宗明義就帶出了一個疑問,資金不到位、虛報進度、拖欠工程款及未注入實體經濟這些弊端,屬不屬違規?很明顯,上述弊端未追隨中央部署,自行另搞一套,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對此輕描淡寫,正在空耗救市保經濟的政策效果。

當前保經濟的實效在於保就業,中央迫切的政策目標是解決嚴重的失業問題。然而,眾多的新增項目,中央資金九成四到位,但地方配套到位的不足一半,致使有的項目不能及時開工,有的項目進度緩慢,有的項目已到位資金閒置,換言之,七除八扣之下,由新增項目創就業的效果並沒有發揮,使政策目標落了空。當中涉及有虛報到位資金的,除了項目落空之外,更有欺下瞞上的嫌疑,情節無疑與違規等同。

另一弊端是企業利用虛假合同及發票,藉基層銀行把關鬆懈,貼現資金存銀行謀取息差,甚至未注入實體的資金流回股市、樓市炒作圖利。實際上,近期股市、樓市的升勢早被懷疑有此類資金熱炒,以至可能有熱錢流入本港炒作。審計捉不着把柄,據悉是企業善於「變通」,即把自有資金拿去炒作,以注入的資金來填流動現金的氹。總之,救市資金成為搵快錢的本錢,已不是甚麼秘密。審計結論顯然迴避了問題的嚴重性,莫非認定除了貪污,弄虛作假不算違法違規嗎?

這一弊端從救市保經濟角度,有兩大為害:第一、創就業政策目標落空。因為資金落不到實體經濟中,在金融體系轉來轉去,只可以粉飾銀行的業績,完全無助創造職位;第二,結構調整目標落空。救市資金化作熱錢,炒起股市、樓市,實際不但無助實體經濟振興,反而催谷了虛擬經濟,構成泡沫危機。金融海嘯最重要的教訓,就是虛擬經濟膨脹無度為禍,現在以虛擬經濟的假繁榮來實現抗衰退,如同飲鴆止渴,同中央原訂的「調結構」政策目標背道而馳。

事實上,四萬億元的大手筆計劃出手雖快,但被抨擊欠缺科學計算及實效考量。執行中果然暴露出諸多問題。金融海嘯時中央執行鐵腕調控走到極端,四萬億元一拋出,形勢轉向另一極端,地方政府被強壓下的GDP衝動馬上復燃,甚至救市資金成為財政缺口的救急錢。另一廂中央以往打壓樓市,要擠股市泡沫,忽然反手催谷。以往專家、官員勸喻百姓不要買樓、買股,反而似是害了他們錯失入市良機。政策前後反差,凸顯大手筆救市計劃決策陷於理念衝突,部署及執行均欠周詳。

另一個明顯的失誤是,救市計劃未能將短期紓困同長期調整結合起來,訂政策時雖然「擴內需」、「調結構」、「重民生」講得明明白白,但做起來財資都流向項目,沒有造就有效的轉型契機,最終只有「保八」一個主題。這同金融海嘯前慣於追求高增長的理念沒區別,更重要的是「保八」流於增長率,和保就業又似乎脫節。

從審計揭示的問題,可見短期的催谷、短效的繁榮成主權目標,長線的轉型、邁向可持續發展反是鏡中花、水中月般,停留在講多做少的階段。四萬億元的轟動過後,非但收益不見實在,恐怕還留下危機的隱患,與其將來要來一番糾正,倒不如現在就啟動調校,藉審計的揭示,整肅地方和企業同中央決策相左的弄虛作假的風氣。

投資要精明 助你成為投資達人
詳情瀏覽on.cc《精明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