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股價號碼: 

名家講場:金融風暴催生亞儲基金

本月三日,東盟10國與中日韓公布成立1,200億美元的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一般看法認為,這是亞洲貨幣基金組織發展的第一步。

在1,2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庫中,中日各佔32%,韓國16%,東盟10國10%,顯然是以中日為主導。中日兩國為全球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均在一萬多億美元以上,各自出384億美元,按兩國之力都是綽綽有餘。顯示出中日在東亞、東南亞發展的關鍵角色。

第一次亞洲金融危機是觸發亞洲自救的啟因,當時是由日本倡議,並且由日本負擔絕大多數的外匯支持。當時,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反對,中國不置可否,態度消極(背後有美國的游說,提出日本陰謀論,中國那時還迷信以美國為首的市場經濟意識形態,也迷信國際貨幣基金,所以連泰國尋求援助也拒予援手)。結果日本的亞洲貨幣基金胎死腹中,即使其後「馬尼拉框架協議」,以至「清邁倡議」,規模不及日本提出的1,000億美元,也不敢得罪國際貨幣基金,明確地作為其補充,也沿用它的不合理貸款條件。之後,亞洲金融危機逐步消減,「清邁倡議」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也同時消減。

中國轉軚 支持越南

在此之後,中國的立場有所變更。一是扭轉中國前總理朱鎔基時代對市場經濟、自由貿易的迷信,開始廣結雙邊和區域自由貿易協議,在美國主導的全球化下尋求區域自保。二是中國外儲急增,數額龐大,開始考慮怎樣恰當運用,而當美國次按危機蔓延,國際金融投機加劇,大有觸發第二次亞洲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中國二○○八年支持越南,一方面代表中國的政策取向轉變,另方面也正是因美國沒法引發第二次亞洲金融危機而使美國本土的金融危機爆發。也正因如此,美國的危機暴露出美國的金融化意識形態、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管理架構和體制的根本性問題。期間中國亦承受殃及池魚之痛,損失不菲。結果,無論怎樣親美,中國朝野上下,也不能不在美國體制之外,另尋出路。

美國萎縮 亞洲自保

去年東盟10國與中日韓,實質是中日兩國,已經議決擴大和落實「清邁倡議」。今年五月的公布,也把原來的800億美元規模增加至1,200億美元,顯示出中日兩國的決心和承擔。

中國今次與日本合作,凸顯出中國政府的國際政策、金融政策的日趨成熟。而日本與中國平等合作,也反映出在今次金融風暴下,日本理解到實力已大不如前,在亞洲區域之內,以及在國際上與美國抗衡,不能不與中國合作,一起出錢出力。而以這次合作作為起步,今後區域金融合作以及區域統一市場化的步伐只會加快。東盟10+3(中日韓)的區域自由貿易協議,會因中日克服分歧而機會大增。

相對而言,美國今次再無力抗拒,在G20(二十國集團)會議裏,美元霸權受到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亦備受批評,被要求開放。整個國際形勢,正急轉直下。即使今次金融風暴並沒有即時帶來上一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衰退,但政治意義上相類同。當年是大英帝國衰落,今次則為美國霸權萎縮,歐盟自保,亞洲自保,始自美國的大衰退引發的問題,便不會容易轉到世界,也不易引發爭奪霸權的世界大戰。

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 陳文鴻

你認為港股已踏入牛市嗎?
詳情瀏覽on.cc《請即投票》

投資要精明 助你成為投資達人
詳情瀏覽on.cc《精明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