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人從二月的部分數據,預測經濟已升溫。依據是當月的發電量增長率由負變正,鋼材、玻璃、乙烯、純鹼等物料需求增加,反映工業生產回升。同時,首兩月消費零售額剔除價格因素,實際累計增逾百分之十五,被指為消費向好。零散的數據,似乎揭示經濟由生產至消費均傳遞利好訊息。然而,從一兩個季度的綜合比較,工業生產衰減的趨勢仍然維持,消費零售額亦比去年十二月低約三個百分點。
系統地分析顯示,今年首季經濟增長速度,將比上季更低。物價指數出現急速下滑,通縮的風險逼近,工業品、食品價格下跌,一定程度顯示內需弱勢;此外,出口放緩的同時,進口放緩更厲害,至少顯示內需緊縮程度,較出口萎縮有過之而無不及。外部來自金融危機的衝擊引發內部放緩效應,使內需顯然未受四萬億元計劃鼓舞而振興。
不知是出於對通縮的恐懼,還是對失業的擔憂,人行刻意大肆放水,使頭三個月的新增貸款月月過萬億,上月估計高逾一點八萬億元。央行今輪的縱容放貸,就像是對金融危機前不當緊縮的補償,洶湧的放貸能否抗衡通縮,還是未知之數,但已引發了兩重憂慮:一是日後銀行體系不良貸款會否重燃?二是日後會否前門拒通縮、後門進通脹?
大量放貸對經濟運作,並未產生良性反應。調查顯示九成受訪內地企業曾遭「拖數」,下游無法回籠資金,造成拖欠上游支付,逐漸演變成「三角債」死灰復燃的局面,反映企業層面資金鏈扯緊。大量放貸不過使財大氣粗的大型國企手頭更寬裕,或大型項目不愁資金。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特別是出口企業、民營企業及地產企業,仍然渴等甘霖般有待救援。
其實,大手筆的振興計劃,雖然使銀行資金有了出路,但大型基建項目投入大、效益慢,振興效應不彰。因此可以預料,計劃對於拉動內需及增加就業的刺激相當有限。到頭來,得到的可能是有數量無質量的振興,或者有增長無就業的效益。依靠佔拉動國內生產總值四成的大型基建,即使成功「保八」亦無太大意義。中國廣大的中小企提供九成的職位,這個範疇未得到信貸激活,又怎能扭轉失業的困局呢?
數據時好時壞,反映經濟波動的特性。國際影響揮之不去,在外需、內需未見出現好勢頭之前,孤立考量國內因素,或誤信一時數據草率決策,於經濟無益。以大肆放貸未收裨益為例,儼然是用錯誤的政策,去補救政策的錯誤,看似救經濟實則誤經濟,埋下未來的炸彈。現時振興計劃雷聲大雨點小,對其作用始終還難樂觀評估。
金融危機發生前後,內地由宏觀調控到救市,政策進退失據,暴露了決策一再失誤。顯然同資訊混亂、智囊無能有關,近期中央推舉前副總理領軍組最高級別智庫,有如針對以往缺失,意圖揭開決策的新頁。同時智庫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也是將中國經濟決策同國際經濟緊密掛鈎的新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