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平台頻爆煲 金融安全岌岌危

被稱為P2P的點對點網絡貸款平台爆煲風暴席捲神州,成千上萬血本無歸的金融難民湧進北京上訪求助,事件再次敲響民間融資監管不力的警鐘。

今年上半年,內地七百多家P2P網貸平台接連爆煲,浙江、上海、廣東最近一個多月就有一百多家爆煲,受害人聯繫不到平台管理者。有統計稱,受害者多達千萬人,涉及資金數千億元,不少投資人的畢生積蓄血本無歸。由於地方公安也無力追討巨額欠款,受害者被迫前往北京請願,最終演變成今年以來最大一宗維穩事件。

網絡信貸風靡內地,原因在於經濟增長放緩,大批中小企業急需融資,卻苦於從國有銀行貸不到款,於是高利貸大行其道,不法之徒則藉機進行地下集資和放貸,大發橫財。當局為規範民間融資,於是鼓勵發展互聯網金融,導致網貸平台野蠻瘋長。目前,包括已倒閉的和有問題的平台,P2P網貸行業累計平台數量已達到六千三百多家。

監管不力 推卸責任

當局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相關部門近日召開會議,提到網貸機構風險影響社會穩定大局及金融安全,又提出十項措施應對風險,包括地方政府須設立溝通窗口,向P2P受害者解釋政策並回應訴求;幫助群眾準確分辨非法吸儲、集資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打擊造謠、煽風點火、聚眾鬧事等非理性、超越法律界限的維權行為。

事實上,與以往民間非法融資不同的是,今次P2P是政府支持,不少出問題的平台,幕後還有官方背景。例如「唐小僧」平台,公開資料稱有國企背景,母公司去年還曾獲上海市「年度誠信創建企業」等官方獎項,因而贏得投資人信任。然而該平台六月出事後,當局指它「非法集資」,也就是掛國企羊頭,賣私營集資和高利貸的狗肉。

按照內地現行法律,公眾參加「非法集資」不受法律保護,政府和司法機關毋須承擔責任,因此P2P受害者認為當局推卸監管責任。苦主的質疑不無道理,從早前的e租寶、泛亞非法集資案,到如今的P2P,均曾聲稱是國家銀監部門認證許可的投資項目。

眾所周知,內地所有註冊互聯網金融機構從成立到運行、到各個環節,都需要政府部門的批准許可。即使是未經批准的P2P,能公開上線經營網貸,網信辦和公安機關網絡監管部門難道就沒有監督責任?如果各級監管部門能以對付苦主的維穩手段防範這些網絡騙局,相信各種各樣的龐氏騙局、電騙案,都很難得逞。

令人擔憂的是,P2P業者紛紛捲款逃亡,捲走的都是民脂民膏,而每宗案件動輒涉資數億元,牽涉千家萬戶,影響惡劣,隨時都可能形成大規模群體事件,成為社會穩定的定時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