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多為患不整治 精簡機構難見效

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出台,重點是精簡架構、整合權力、統一監管,但其實內地真正的問題是官多為患,在職的、退休的官員數不勝數,給全社會帶來沉重負擔。最新數字是,新一屆全國政協領導班子有二十四名副主席,三百名常委;換言之,就是有二十四名副國級領導人,另有三百人享受省部級待遇。

內地改革開放以來,曾歷經四次大規模機構精簡,但始終走不出「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惡性循環。不但機構愈來愈多,官員隊伍也翻了幾倍,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尸位素餐等問題比比皆是。官方早前公布內地公務員數量為七百多萬人,財政供養人員超過五千萬,而實際數據應遠不止此,官多為患一直是備受社會關注的話題。

在中國歷史上,漢朝曾是八千人養一個官員,唐朝三千人養一個官員,清朝是一千人養一個官員,而中央黨校教授研究數據顯示,現在內地官民比例已達創紀錄的一比十八,也就是十八人養一個官員;甚至還有更離譜的,例如陝西省黃龍縣竟是九個農民養一個官。中紀委原副書記劉錫榮為此曾建議當局立法制止官滿為患,並認為百姓再勤勞,也養不起這麼多官!

財政開支 愈來愈大

而官多為患的主要原因,仍是全國各級黨政機構及企事業單位超額配備領導,例如湖南耒陽市一個街道辦事處曾被曝光,竟有五個副書記、五個黨工委委員、十個副主任、兩個主任助理;而一個省有五、六十個省部級官員,幾百個乃至上千個廳級官員,地方政府幾十個秘書長,一個縣區近百個縣處級官員,已是見怪不怪。而隨着各級官員愈來愈多,各地政府辦公樓也愈蓋愈大、愈蓋愈豪華。

其實,官多為患根本就是「官本位」思想作怪,因為領導不僅擁有權力,職務級別也和待遇直接掛鈎,只要有官職,就有職務津貼及各種高福利享受,還會提供住宅、配汽車。減少官員必然觸動龐大官僚集團利益,勢必遭到各方勢力抵制。

「艄公多了打爛船」,官員愈多,自然會帶來山頭多、圈子多、庸官多、權色權錢交易多等問題,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面對幾千萬吃皇糧的,官場腐敗姑且不談,這麼多官要吃飯,更有一批官員親屬等權貴在政府機構內吃空餉,不用上班照樣拿工資福利,錢從何來?惟有收費、罰款、賣地,雖然帶來各地政府的好日子,熱了官員飯碗,卻寒了天下民心!

顯然,相比腐敗,官多為患的危害亦不可小覷!如果只精簡機構,不精簡官員,不解決官多為患問題,精簡機構根本就難以見效,甚至機構還會再度膨脹,反而令財政開支愈來愈大,而最終還是老百姓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