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朗危機雖暫停 中印輿論戰又起

越過中國邊境的印軍雖然撤退,避免了一場隨時爆發的戰爭,但另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又迅速開始。印度在輿論佔據上風,將自己定義為勝利者,而中方見事遲反應慢,顯然棋差一着。

印度撤軍後,國際輿論場上出現了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來自印度外交部,說的是雙方同時撤離;第二個版本來自中國外交部,說的是印方在中方監察下撤離。但印度外交部的版本掌握了發布的時間優勢,比中國快了一個多小時。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中方媒體引用印方說詞,變相為印度助威。

而西方媒體及專家也一面倒地支持印度,比如《華盛頓郵報》就將此形容為中國與印度簽訂城下之盟的結果,意思是印度獲得中國同意不再築路,成功收穫了若干讓步與條件之後離開,中國「不出意外地成為了最大的輸家」。 亦有媒體稱,印度撤軍是因為在金磚峰會期間將獲得二百億美元的免息貸款。諸如此類的言論,將撤軍的印度推上勝利者的席位,而不戰而屈印之兵的中國,卻在輿論上一敗塗地。

失話語權 後果嚴重

西方媒體及專家支持印度,完全是利益使然。西方一直期望挑動中印兩國進行一場真刀實槍、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幾十年來,西方媒體一直鼓吹印度在龍象之爭中佔據優勢,不斷煽動印度的極端民族主義,唆使印度政府向中國發難。洞朗事件發生後,西方亦普遍讚揚莫迪政府「勇氣可嘉」。美國總統特朗普更宣布新版南亞戰略中,全面提升美印關係,「獎勵」莫迪挑起洞朗之爭。

面對國際輿論揚印抑中,以及國內輿論場莫衷一是的困境,中方應該迅速站出來激濁揚清,澄清事實,適時公布中印談判的內容,針對印度方面的說詞一一進行駁斥。另一方面,中方應該繼續完成洞朗地區的國防公路建設,用事實證明印度及國際輿論「胡說八道」。

輿論戰是軟實力的體現。類似洞朗事件的危機其實有兩個戰場,分別是現實戰場和輿論戰場。當年古巴導彈危機,美國軍艦攔截運載導彈的蘇聯商船,雙方一度爭持不下,差點毀滅世界,最後雙方達成妥協,蘇聯撤回駐古巴的導彈,美國則撤回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打成平手。但在西方媒體渲染之下,只有美國成為這場博弈的勝利者,蘇聯完全失敗,而蘇聯內部的一些勢力亦推波助瀾,最後以此為理由扳倒了領導人赫魯曉夫。由此可見,輿論戰場更加重要,如果失去話語權,可能導致在受眾的認知中,贏家和輸家的位置發生倒錯。

中國在洞朗危機的應對總體是得力得體,文攻武嚇,可圈可點,以最小的代價逼印度撤軍,但如何將這個勝利用平實語言告知國民及各國,爭取輿論戰的勝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